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析津县

析津县

辽开泰元年 (1012) 改蓟北县置。与宛平县同为燕京析津府治 (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辽史·地理志》: “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名。” 金贞元二年 (1154) 改名大兴县。


古县名。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蓟北县置,与宛平县同治今北京城西南隅。为燕京析津府治。金贞元二年(1154年)改大兴县。


猜你喜欢

  • 连鳌山

    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南九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2眉州:“《志》云:连鳌山,在西南九十里。山形如鳌。旁有栖云寺。东坡少时读书寺中,尝于石崖上作‘连鳌山’三字,大如屋宇,雄劲飞动。”今存。

  • 永平驿

    明置,在今云南永平县东。《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永平驿“在县治东五里”。

  • 茬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张夏镇。东汉改为山茌侯国。三国魏改为山茌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张夏镇。属泰山郡。东汉改名为茌县。

  • 日没城

    又名黄昏城。即今山西山阴县北二十五里永静城。《水经·㶟水注》:武州塞水“出(马邑)故城东南流,出山径曰没城南,盖夕阳西颓戎车所薄之城,故也”。《方舆纪要》卷44山阴县:黄昏城“亦曰日没城

  • 十里铺

    在今青海西宁市东。清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2西宁县:十里铺在“城东十里”。(1)区片名。在陕西省宝鸡市区东部。泛指以宏文路为中心地域。东起代家湾,西接店子街、上马营,南临渭河,北至蟠龙山。原名祀鸡台,

  • 天门下溪水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渿河。《水经·汶水注》:天门下溪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水经注疏》:“会贞按:此水在北汶之东。《水道提纲》谓北汶亦曰渿

  • 赤竹山

    在今湖南黔阳县东南。《舆地纪胜》卷71沅州:赤竹山“在江安寨东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金龙山”条下:“赤竹山在县(治今黔城镇)东百四十里。冈陇盘纡,多赤竹。”

  • 洛曹县

    唐元和十三年 (818) 改洛封县置,属柳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洛东乡大曹村。《寰宇记》卷168洛曹县: “元 (原) 置在洛曹山侧”,因名。北宋淳化五年 (994) 属宜州,嘉祐七年 (1062)

  • 石亭戍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水经·漾水注》:“汉水又西,径石亭戍。”北魏置石亭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嘉陵江畔。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王景胤为北魏邢峦将李义珍战败于此。

  • 狮子山

    ①即卢龙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兴中门内。《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上元县: 狮子山在 “府西北二十里,亦曰卢龙山,…… 《志》 云: 山在城西北隅,周四十二里,西临大江。明初陈友谅趣建康,太祖亲总大军驻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