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林州

林州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常林县(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下湾镇)。六年 (623) 改为绣州。

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华池县 (今甘肃华池县东南华池)。贞观元年 (627) 废。

③唐贞观九年 (635) 置,治所在林邑县。寄治驩州之南境 (今越南义静省境)。后废。

④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⑤金贞祐三年 (1215) 升林虑县置,属彰德府。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蒙古太宗七年 (1235) 改为林县,宪宗二年 (1252) 改为林州,至元二年 (1265)复为林县,未几复为林州,属彰德路。元末废。明洪武元年 (1368) 复置,属彰德府。二年 (1369) 改为林县。


(1)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常林县(今广西桂平市南旧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西北大容山和桂平市西南郁江以东地区之间的浔江流域。六年改名绣州。(2)金贞祐三年(1215年)置,治林虑县(今河南林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林州市和安阳县西部。属河北西路。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改林虑县,宪宗二年(1252年)复改林州,至元二年(1265年)复改林虑县,四年又改林州。属彰德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改林县。


猜你喜欢

  • 怀远府

    唐渤海置,治所在达州(今黑龙江省同江市南高力城子废墟附近)。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以下松花江、挠力河流域及俄罗斯比金一带。辽废。渤海国置,治达州(今黑龙江同江市南)。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萝北、同江、饶

  • 铁场堡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铁厂堡。《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 铁场堡在“卫西六十里,与山海关接界”。

  • 野猫洞汛

    在今湖北保康县南,歇马河西岸。清有把总驻防。民国 《湖北通志》 卷36保康县: 野猫洞“ 《光绪舆地记》: 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

  • 大洪岭

    又名大洪山。在今安徽祁门县北。《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共山“在祁门县北五十里,与石埭县接界。大共之水出焉。亦作大洪山”。

  • 宝井山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十里。《旧唐书·穆宗记》: 长庆三年 (823),“移成州于宝井堡”。即此。

  • 乌舞岩

    即今浙江东阳市南三联乡青岩背。《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乌舞岩在“县南七十里。高五百丈。上宽平,可容千人。唐末置寨于此,以拒黄巢”。

  • 安憙县

    东汉章帝改安险县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三十里。《水经·滱水注》:“《中山记》曰:县在唐水之曲,山高岸险,故曰安险。邑丰民安,改曰安憙。”三国魏改为安喜县。古县名。又称安喜县,参见“安喜县

  • 便门

    ①指汉长安城的西安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马家寨南二里。《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南出第三门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②指汉长安城的章城门。为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

  • 安平侯国

    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东汉永元八年(96)改为平都县。西汉初元元年(前48年)置,治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96年)改为平都县。

  • 红崖河

    即今陕西凤县(双石铺)东小峪河。《方舆纪要》卷56凤县:红崖河在“县(今凤州镇)西四十五里。出县西北山谷中,历两当县界流入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