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家坪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周溪乡。清道光《城口厅志》 卷5: 柯家坪在 “厅西南一百六十里。地势平厂,水田四百余亩。坪后倚大山,高数十里。前三面皆岩高二里许”。 《明史·张令传》: “崇祯十三年 (1640),玛觔山败后,(张) 献忠转入柯家坪,其地乱峰错峙,箐深道险。”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周溪乡。清道光《城口厅志》 卷5: 柯家坪在 “厅西南一百六十里。地势平厂,水田四百余亩。坪后倚大山,高数十里。前三面皆岩高二里许”。 《明史·张令传》: “崇祯十三年 (1640),玛觔山败后,(张) 献忠转入柯家坪,其地乱峰错峙,箐深道险。”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以豫部蛮民置,属弋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寻属边城郡。南齐属安丰郡。北魏仍属边城郡。北齐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属弋阳郡,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二十里。《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北魏高平县治此。北齐移治泫氏,此城遂废。
即野戍渡。在今河南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的黄河上。《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段秀实帅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史) 思明见兵于河清,欲绝 (李) 光弼粮道,光弼军于
亦作魍港。在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茅港村。乾隆余文仪 《台湾府志》 台湾县图有茅港。见“魍港”。
亦作冈门镇。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合江县:江门镇“在县西南。路通遵义。万历中,杨应龙叛,合江令募兵扼江门以拒之”。即此。在四川省叙永县北端。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萧江。《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萧水 “在府 (治今临江镇) 西五十里。源出栖梧山及府西之乌塘,合流而为萧水,绕城西北复东北流,经清江镇而入大江。中有萧滩,亦曰萧洲。今城西
唐安西都护府地。在今新疆温宿县东(一说即今拜城县)。《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俱毗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
一名注。战国韩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十五里汝水北岸。《史记·赵世家》: 孝成王元年 (前265),齐田单 “攻韩注人,拔之”。即此。
春秋时小国。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春秋》: 成公十七年 (前574),“楚人灭舒庸”。古国名。西周、春秋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春秋》成公十七年(前574年):“楚人灭
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 (548) 置,治所在新平郡 (今陕西彬县)。以北别有豳,故此为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永寿、长武、旬邑等县地。废帝三年 (554) 废北豳州,遂称此为豳州。(1)北魏置,治今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