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奴坂
在今甘肃清水县境内。《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四年 (389),后秦姚苌 “遣其将军王破虏掠地秦州,杨定及破虏战于清水之格奴坂,大败之”。
在今甘肃省清水县境内。东晋太元年间,前秦将领杨定击败后秦王破虏于格奴坂,即此。
在今甘肃清水县境内。《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四年 (389),后秦姚苌 “遣其将军王破虏掠地秦州,杨定及破虏战于清水之格奴坂,大败之”。
在今甘肃省清水县境内。东晋太元年间,前秦将领杨定击败后秦王破虏于格奴坂,即此。
即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三十八里苟堂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 (1857) 十一月,“马队追贼至密县之苟堂集”。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郑子罕伐宋,宋将鉏、乐惧败诸汋陂”。即此。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里。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 “高屯堡者, 在虹桥之内, 御寇之下, 谭之西, 正适中要地,实乃松镇以北之藩屏也。”
明初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库尔河注入黑龙江处。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乞里吉站”。后废。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四十里上滋洋乡。因在滋水之北而得名。大业初属常山郡。唐武德五年 (622) 废。②明成化七年 (1471) 改嵫阳县置,为兖州府治。治所即今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置,属临海郡。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寰宇记》卷99瑞安县:“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省。唐武德五年(622)复置
一名南海子。又名草海。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草海。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6威宁州:“八仙海子在城西南十里。列石八,如人状。”故名。即“草海”。
在今安徽绩溪县西新岭南麓谷口九里坑。《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祥云洞 “在绩溪县西十里。上、下二洞,盘曲相通。其上洞奥旷如厦,可坐百人。顶有牖,螺旋而上”。
①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平安县西。东汉建初元年(76),护羌校尉居此。晋属西平郡。《晋书·秃发乌孤载记》:十六国南凉太初三年(399),武威王秃发乌孤“署弟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镇安夷”
隋开皇五年 (585) 置,属豫州。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十六年 (596) 为道州治。大业初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 (621) 为道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豫州。开元十一年 (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