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东晋宁康初(373)改春谷县置,属宣城郡。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寻废。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济州。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俗呼水没城。《寰宇记》卷13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
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至中苏边境的绥芬河。全长546.4公里。为中东铁路的一部分。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建成。在黑龙江省。自哈尔滨至边境城市绥芬河,途经牡丹江等地。长548千米。1898年始建,1
在今广东高明市 (高明镇) 西北。《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明县: 范州水在 “县 (治今明城镇) 东三十里。源出灵云山,接府东南百十里之北港水,汇牛围水入仓步水。元至正初,北港水自罗郁港引大江入
在今甘肃天水市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三阳川在州北三十里,东流入渭,宋三阳砦以此名。”
①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北丰顶山,与万载县接界。明 《寰宇通志》 卷39袁州府: 峰顶山 “在万载县西南三十里。世传为马祖修道之所。山顶旧有上、中、下三塔,今惟中塔存焉。有泉清冽,岁旱祷雨辄应”。②在今云南
俗名柱子崓。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六十里。金贞祐三年(1215), 红袄军首领刘二祖与金兵战于大沫堌,被俘就义。 《方舆纪要》卷33费县:大沫崓“根盘三十里, 壁立干霄, 如巨柱之擎天也”。
五代南唐保大九年 (951) 置,属建阳县。即今福建武夷山市 (崇城镇)。北宋淳化五年 (994)升为崇安县。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年)置,即今福建省武夷山市驻地崇城镇。属建阳县。北宋淳化五年(99
①战国魏都大梁城东门。在今河南开封市城内东北隅。因在夷山之上而得名。《史记·魏公子列传》:魏隐士侯嬴“为大梁夷门监”。太史公曰:“夷门者,城之东门也。”②开封的别称。因夷门为战国魏大梁城东门而得名。《
在今四川邛崃市城内里仁街。《方舆胜览》卷56邛州:文君井“在临邛。陆务观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文君井上来”。《明一统志》卷72嘉定州:文君井“在邛崃县南二里,郡卓文君
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北。《水经·渭水注》:白渠 “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水经注疏》:“守敬按,《地形志》 莲芍县有据城。据、居音近,疑即居陵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