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楚国

楚国

①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浙江全境,河南东南部,山东南部,安徽淮河以北及东南部地区。西汉高帝四年 (前203) 为刘邦所灭。

②西汉高帝五年 (前202) 封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 (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辖境包括今山东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安徽淮河以北之地。次年国除,封淮阴侯,以其地分为二,封弟交为楚王,都彭城 (今江苏徐州市)。景帝三年 (前154) 后辖境仅有今江苏徐州市及铜山县附近之地。地节元年(前69) 改为彭城郡,黄龙元年 (前49) 复为楚国。东汉章和二年 (88) 改为彭城国。


(1)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约当今江苏、浙江两省全境,河南省东南部,山东省南部,安徽省淮河以北及其东南部地区,后为刘邦所灭。(2)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封韩信置,都下邳县(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东)。辖境包括淮东、淮西,西至陈县(今河南淮阳县),尽有淮北之地。次年国除,分其地为两国。立弟刘交为楚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景帝以后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徐州、睢宁、宿迁、邳州及安徽省萧县、濉溪等地。地节元年(前69年)改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前49年)复为楚国。东汉章和二年(88年)改为彭城国。


猜你喜欢

  • 中源县

    西魏置,属渭南郡。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北周废。古县名。西魏置,治今陕西省渭南市境。属渭南郡。北周建德中废。

  • 洱源县

    1913年改浪穹县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方舆纪要》 卷117大理府太和县: 西洱河 “源出浪穹县罢谷山”。因洱海发源于县境而得名。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西北部。属大理白族自

  • 周礼场

    亦作周里场。即今四川安岳县西南九十里周礼镇。接资中界。清彭遵泗 《蜀碧》 卷1: 明崇祯十三年 (1640),张献忠义军入蜀,“ (万) 元吉自间道走射洪,遏蓬溪以待贼。时贼屯安岳周里场,知官军至,宵

  • 益宁县

    南齐置,为平乐郡治。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永明五年 (487) 改郡。隋、唐复为县,为昆州治。天宝后废。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马街一带。属南宁州。唐天宝末年废。

  • 白沙寨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白沙寨“在县东五里,有白沙岭,为水陆要害。……明初自玉环山迁天富北监场盐课司于此。嘉靖三十七年‘贼’从此犯县城;三十九年,复从台州境入犯,参将张铁大破之于

  • 徐达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外板仓村。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 (今安徽凤阳县) 人。明开国功臣,封魏国公。洪武十八年 (1385) 二月病卒,死后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墓前立明太

  • 蓝谷

    在今山西太原市晋源镇西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六年 (312),“ (刘) 曜入晋阳,夜与刘粲等掠百姓,逾蒙山遁归,(拓跋) 猗卢率骑追之,战于蓝谷,粲败绩”。《资治通鉴》: 西晋建兴元年 (3

  • 南川砦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改南山堡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元废。

  • 四辅

    唐、宋时京畿附近四个府、州的合称。 (1)唐开元十二年(724)称近京畿的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县)、华州(治今华县)、岐州(治今凤翔县)、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为四辅。(2)北宋崇宁、政和间,曾

  • 神府县

    1937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神木、府谷二县析置,治贺家川 (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39年迁沙峁镇 (今神木县东南沙峁乡)。1944年徙治温家川 (在今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