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林窟

榆林窟

又名万佛峡。在今甘肃安西县南一百五十里踏实乡境内榆林河谷两岸。始建于北魏,其后历代都有兴建。现存石窟四十一个,东岸三十个,西岸十一个。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万佛峡。在甘肃省安西县城南约70千米祁连山中、榆林河东西两岸峭壁上。开创年代无文字可考,但从中心柱形制的洞窟和第25洞前室天王壁上的“光化三年”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现存41窟:东崖30窟,西崖11窟。保存壁画共计千余平方米,彩塑百余身。窟前建筑毁于兵火或自然坍塌,留有柱础、柱洞痕迹。壁画包括佛、菩萨像和佛教故事;花卉禽兽、装饰图案、供养人、士庶人物,数量繁多。第25洞的大幅西方净土、弥勒净土图画,结构严密,色彩鲜丽,线条潇洒流畅,具有吴道子一派风格,为唐代壁画中罕见的精品。西夏洞窟中唐僧取经的故事中,孙悟空已成为猴像在绘画中出现,可能是最早的艺术形象,比《西游记》还早300多年。此处壁画从形制、内容、风格和题记来看,都与莫高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 林 窟


猜你喜欢

  • 固始县

    ①西汉改固陵县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南。东汉时废。②三国魏改固始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西晋属汝阴郡。北魏属新蔡郡。东魏武定八年 (550) 固始城为财州治。北齐废州置包信县。

  • 广雅书院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村。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倡办。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1901年改为两广大学堂,1903年改为两广高等学堂,后又改为广雅中学。书院由于历经兵燹,绝大多数建筑及文物已荡然无存。今仅存山

  • 佛岩山

    亦名佛龛山。在今四川仁寿县东。《舆地纪胜》卷150隆州:佛岩山“在仁寿县东二十五里。其岩有石佛像。绍兴中,尝见毫光圆相”。《清一统志·资州》:佛岩山“在仁寿县东二十五里。一名佛龛山。有唐欧阳询书磨岩碑

  • 丰泽园

    清康熙年间建,在今北京中南海西岸。为清圣祖、世宗、高宗等皇帝劝课农桑、演耕藉田之地。《日下旧闻考》卷23:“园内殿宇制度惟朴,不尚华丽, 园后种桑数十株。”乾隆时曾多次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及外蕃诸

  • 闸港镇

    又名闸港口。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里闸港。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闸港镇 “俗呼邹家嘴,候潮船多泊此”。

  • 凤凰营

    清雍正四年(1726)置,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六十里黄丝桥。以凤凰山得名。

  • 山戎

    亦名北戎。春秋时夷国之一,分布在今河北北部。公元前7世纪颇强大,常为郑、齐、燕之患。《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二十三年(前663),“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 开封县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四十六里古城村。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景明初复置,属陈留郡,东魏为开封郡治。北齐属陈留郡。隋属荥阳郡。唐贞观初废,延和元年(71

  • 阆苑

    在今四川阆中市西故城内。《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阆苑 “唐时鲁王灵夔、滕王元婴以衙宇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其后以明皇讳隆基,改谓之阆苑”。

  • 夏虚

    又作夏墟。《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其地主要有三说:1.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2.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