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定县

武定县

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为武平郡治。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崇平县。

②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郁南、罗定等市县境。隋开皇中废。

③1913年废武定直隶州改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武定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


(1)古县名。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年)置,治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南平州。为武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崇平县。(2)今县名。在云南省中部偏北、金沙江南岸。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 3322 平方千米。人口26.4万。辖3镇、10乡(含1苗族乡、1傣族乡)。县人民政府驻近城镇。以彝族罗婺部居住的坝子彝音龙炎汉译为武定。宋大理为罗婺部,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称罗婺万户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始称武定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武定军民府。万历中罢军民府称武定府,治今县东。隆庆四年(1570年)迁今址。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废府置武定直隶州。1913年改为武定县。1949年建武定临时军政委员会。1950年置武定专区。1953年并楚雄专区称武定县。1957年属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金沙江南岸滇中高原山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烤烟、油菜籽等。特产以白云豆、“武定壮鸡”、松茸、香菌、木耳、牛肝菌、板栗、野坝子蜂蜜著名。工业有机械、化工、建材、冶炼等。108国道贯穿武定。名胜古迹有罗婺部长后裔凤家城遗址、文峰塔、狮子山风景区。


猜你喜欢

  • 牙勃罗尼

    亦作牙不力、亚布洛尼。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亚布力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东清铁路有牙勃罗尼站。

  • 石窟河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石窟河,为梅江支流。《清一统志·嘉应州》:石窟溪“在镇平县西里许。源出福建武平县界,南流经县西,为县巨浸,又南经本州东三十里。一名小溪。又南入梅溪,曰镇平水口”。梅江北岸支流。在广东省

  • 城北湖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北。《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城北湖在 “府北五里。流通汉江”。

  • 离里山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三国志· 吴书·三嗣主传》: 五凤二年 (255) 七月,“阳羡离里山大石自立”。即此。天玺元年 (276) 改名国山。古山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南。《三国志·吴志·孙亮传》:五

  • 火鲁火疃谋克

    金置,属蒲与路。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外兴安岭南侧巴金诺城。《金史·地理志上》:“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即此。

  • 别思满

    在今四川小金县北。《清史稿·海兰察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征金川,“海兰察皆领队常青等将八千人自达木巴宗北山取道分三路进,夺别斯满大小十余寨”。即此。四十一年(1776)于此设别思满屯守备。

  • 甲峒

    ①在今广西扶绥县南。《宋史·交趾传》:嘉祐五年(1060),交趾“与甲峒贼寇邕州,诏知桂州萧固发部兵与转运使宋咸,提点刑狱李师中同议掩击;又诏安抚使余靖等发兵捕讨”。②在今越南北部谅山。沈括《梦溪笔谈

  • 乌龙沟口

    即今河北涞源县东北乌龙沟。《清一统志·易州》:乌龙沟口“在州西紫荆关西北六十里,接广昌县界,外口要冲也。今有把总驻防”。

  • 禅源寺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天目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禅源寺 “在于潜县天目山狮子岩右,元建,名狮子正宗寺。本朝康熙初僧玉琳重建,后毁。雍正十一年再建,赐今额”。1941年被日本飞机炸毁。

  • 郎坊镇

    又名廊坊镇。即今河北廊坊市。本属安次县,商业颇盛。1948年安次县迁治于此。1981年析置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