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汉市

武汉市

1927年并武昌、汉口二市置武汉特别市,属武汉国民政府。治所在汉口。1929年撤销。1949年复置武汉市,为中央直辖市。1950年属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属中南行政委员会。1954年为湖北省省会,为省辖市。


简称汉。在湖北省东中部。省人民政府驻地。是中国中部特大中心城市。面积 8467 平方千米。人口781.1万。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13区。市人民政府驻江岸区。汉口一带古有夏汭、鄂渚之名。因唐著名诗人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句,故武汉有“江城”之称。春秋属楚。西汉置沙羡县,治涂口(今江夏区金口),属江夏郡。三国魏、吴分置江夏郡,魏据江北,驻石阳上昶城(今安陆市西南);吴据江南,兼跨江北沿江地带,设江夏郡治于鲁山城(今汉阳区)。黄武元年(222年)移治武昌(今鄂州市),次年移治夏口城(今武昌区)。两晋、南朝曾为沙羡县、汝南郡(后为县)、江夏郡及荆州、郢州治所。隋初废郢州。开皇九年(589年)废江夏郡,置鄂州,治夏口;改汝南县为江夏县,治涂口,后迁夏口。开皇十七年于今汉阳置汉津县。大业二年(606年)改汉阳县,治鲁山城。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沔州,治汉阳。建中二年(781年)沔州废,后复为沔州。宝历二年(826年)又废。五代周于汉阳置汉阳军,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军,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复为汉阳军。元改鄂州为武昌路,升汉阳军为汉阳府,湖广行省治武昌。明改武昌路为武昌府。汉口原属汉阳县,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龟山北麓入长江后兴起。嘉靖年间置汉口巡检司。清汉口设仁义、礼智两巡检司。康熙六年(1667年)武昌为湖北省会。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汉口从汉阳县划出置夏口厅。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1914年属江汉道。1926年改武昌城区为武昌市;改夏口县为汉口特别市,并辖汉阳县城。1927年1月,国民政府自广州迁武汉,划武汉为京兆区;同年4月,武昌市与汉口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武汉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市(含汉阳县城)属湖北省,称省会区;汉口仍为特别市。1930年,汉阳县城仍入汉阳县。1931年,汉口改为湖北省辖市。1932年恢复汉口特别市,属国民政府。1937年复置武昌市。1945年设武昌市政筹备处(含汉阳县城),汉口市属湖北省。1946年复置武昌市,汉阳城区划回汉阳县。1947年汉口市直属国民政府。1949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0年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改湖北省辖市(地级),为省人民政府驻地。1975年原咸宁地区武昌县、孝感地区汉阳县划入。1983年原孝感地区黄陂县、黄冈地区新洲县划入,1992年汉阳县改设蔡甸区,1995年武昌县改设江夏区成今状。北部属大别低山丘陵西南缘,中部和南部属江汉平原。河湖密布,长江横贯市区中部,汉水、涢水、滠水、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自南北两侧注入,构成稠密水网。梁子湖、斧头湖、张渡湖、武湖、后湖、鲁湖、汤孙湖等,都是湖北省著名大湖。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业主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盛产鲜鱼、莲藕。矿产主要有煤、磷、黄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等。已形成冶金、机械、纺织、食品、化工、轻工、电子、汽车、船舶、建材等门类齐全、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主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冶金、机械、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建有武汉、东湖、阳逻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广、京九、汉丹、武九四条干线铁路纵横交织。公路以武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主要有黄宜高速公路,106、107、316、318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经此。水运以长江、汉水为主体,武汉港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港口。武汉天河机场为国家一级机场。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科研单位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龟山、蛇山、黄鹤楼、东湖风景区、归元禅寺、古琴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八七会议”会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二七”工人大罢工纪念馆、辛亥首义陵园等。


猜你喜欢

  • 楠木坡

    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清同治 《高县志》卷11: 楠木坡 “昔人多植楠木,故名。两山逼窄,坡岭横截,中一路径,左通龙塘,右达正州,最为要隘”。

  • 牛仔营

    在今广东阳山县东。《方舆纪要》卷101阳山县:牛仔营“在县东,接乳源县界。防企山、滑峒坑诸贼”。

  • 富水郡

    西魏置,治富水县 (今湖北京山县东北)。隋废。唐天宝元年 (742) 改郢州复置,治所在京山县 (今湖北京山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及京山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郢州。(1)西魏置,治富水县

  • 王弄里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六十六里老回龙。清代以原王弄山长官司地置,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

  • 楠溪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 卷73酉阳宣抚司: 楠溪 “在司西二百里。其溪清浅,旁多楠木,下流合于酉水”。

  • 定城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十里。《晋书·姚泓传》:刘裕将檀道济等攻潼关,秦将姚绍出战,“道济率王敬、沈林子等逆冲绍军,将士惊散,引还定城”。《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径定城北。《西征记》 曰:城因原立。《述

  • 渴石

    一名碣石。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东北萨赫里萨布兹。《明史· 西域传》: 渴石“在撒马儿罕西南三百六十里。城居大村,周十余里”。又作碣石。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南沙赫里萨布兹。宋、金时地属西辽

  • 圆通山

    或作元通山。即螺山。在今云南昆明市城内东北隅。《清一统志·云南府》 引 《府志》: “元时山在北郭外一里许。明初扩城,始在城内。其岩曰盘坤、曰补陀罗,曲磴攀跻而上,有石兀然突出,曰明月石。出麓有二洞,

  • 靳河

    在今河北东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景州东光县: “南二十里有靳河,自安陵入浮河,开元中开。” 《方舆纪要》 卷13景州东光县: “靳河在县南二十里。自州东废安陵县流入境,又东北入沧州之浮河。唐开元

  • 杨官堡

    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羊官堡。《清一统志·奉天府二》:杨官堡“在复州西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