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微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的东北边缘。西南距中北暗沙约6海里,东南距隐矶滩10海里多,是中沙群岛中延伸最长、面积最大的暗沙。1947年公布名称为比微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的东北边缘。西南距中北暗沙约6海里,东南距隐矶滩10海里多,是中沙群岛中延伸最长、面积最大的暗沙。1947年公布名称为比微暗沙。
明永乐十二年(1414)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珲河口一带。后废。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洋河口富乡。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唐贞观元年(627)置。为十道之一。因在陇山之右(西),故名。据《唐六典》卷3:辖境“东接秦州,西逾流沙,南连蜀及吐蕃,北界朔漠”。相当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地。开元二十一年
即今安徽枞阳县。《清一统志·安庆府二》: 枞阳上镇 “在桐城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县志》: 旧县置河泊所凡六,长河河泊所在枞阳上镇”。
在今四川德昌县南境。《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落腰山 “在司治南二百六十里。东西高而中凹,蛮人因呼为落腰也”。
唐置,属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右玉城。《资治通鉴》: 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振武军。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子仪乘胜拔静边军”。胡三省注: “宋白曰: 云中郡,西
①1913年降静宁州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②1940年冬晋绥边区由静乐县析置,治杜家村(今山西静乐县东北杜家村镇)。1945年9月撤销,并入静乐县。(1)旧县名。
①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十余里。西晋废。《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南,……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南朝宋复置,梁改为建昌县。陈复名辰阳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为辰溪县。
明永乐七年(1409)于上林峒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安定镇。万历中并入泗城州。明永乐七年(1409年)以上林峒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南。直隶广西布政司。辖境相当今西林县东部、田
一作春水镇。即今河南泌阳县北春水乡。清道光 《泌阳县志》 卷1 《村镇》: “春水街铺,城东北九十里。”
即唐渠。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获鹿县:“东北十里有大唐渠, 自平山至石邑,引太白渠溉田。……天宝二年又自石邑(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引大唐渠东南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为大白渠之支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