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置,属盱眙县。即今江苏盱眙县。古镇名。宋置,即今江苏省盱眙县。
即今江西万载县西南株潭镇。《清一统志·袁州府》: 珠树潭巡司 “在万载县。明初置铁山界巡司,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
在今陕西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祐二年(1087)为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历代都有增添,清初始称“碑林”。现有七个陈列室、六个游廊和一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荟萃自汉迄
唐置,在今陕西太白县东北。唐置,在今陕西省太白县东北。后废。
在今西藏安多县一带。唐时地居青海交通要道。《新唐书·地理志》鄯州西平郡:“(鹘莽峡)百里至野马驿。经吐蕃屯田,又经乐桥汤,四百里至閤川驿。”即今西藏自治区聂荣县东陇雀湖。唐入吐蕃驿道经此。
明南京城 (今江苏南京市) 城门名。在正阳门之西。“文化大革命” 中被拆除。
宋时英德府贞阳县之讹。贞阳县治所即今广东英德市。
一作平虏卫。明成化十七年(1481)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嘉靖中移治老军营(今朔州市平鲁区西北五十五里平鲁城镇)。清雍正三年(1725)改平鲁县。
即今广西合浦县西南八十里西场镇。清雍正《广东通志》卷18:合浦县有西场墟。
本密多台,北宋政和七年 (1117) 赐名,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南。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