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镇堡
明置,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太平乡北永镇。《方舆纪要》卷73叠溪所“太平堡”条内:“永镇堡在所北四十里。有永镇桥关,其相近者又有白石坎。正统中,番贼来犯,官军拒之于此。”
明置,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太平乡北永镇。《方舆纪要》卷73叠溪所“太平堡”条内:“永镇堡在所北四十里。有永镇桥关,其相近者又有白石坎。正统中,番贼来犯,官军拒之于此。”
明置,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谷里镇。《清一统志·大定府》 “奢香驿”条:“又东五十里为水西驿,又东五十里为谷里驿。”“谷里”系彝语音译,意为供粮的地方。
①亦名都梁山。在今四川梁平县北。《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高都山 “距军北一十五里。山中地黄壤而腴,其民以种姜为业,衣食取给焉。高都驿路,乃天宝贡荔枝之路也”。《方舆纪要》 卷69梁山县 “高梁
①即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市。《新唐书·地理志》作“丹杨”。②即丹阳县。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杨镇。《晋书·地理志》 作丹杨郡、丹杨县。并云:“丹杨山多赤柳,在西也。”《宋书·州郡志》 亦作“丹杨令,
①即今山西岚县北河口乡。《清一统志·太原府二》 “东村镇” 条下: 河口镇 “在县北”。②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河口村。为黄河渡口。清王庆云 《石渠余记》 卷5: 吉兰泰盐 “向由船运至山西省北……磴口
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十二里麒麟镇。《春秋》: 哀公十四年 (前481),“西狩获麟”。《左传》 谓 “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史记·孔子世家》 《正义》 引 《括地志》 曰: “获麟堆在郓州
即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佑民寺。南朝梁天监年间建。《清一统志·南昌府》:佑清寺“在新建县治东。旧为上蓝禅院。唐马祖道一以梁葛鱏宅建。宋改能仁寺。明为永安寺。本朝顺治五年重建,改今名”。
即巨洋水。亦即今之弥河。源出今山东临朐县沂山西麓,北流径临朐县东,又北经青州市东,又东流径寿光县界,东北入海。《宋书·武帝纪》:东晋义熙五年(408)讨慕容超。超遣公孙五楼及广宁王贺赖卢先据临朐城,“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南三沙湾内长腰岛。清《乾隆内府舆图》:霞浦县西南有长腰山。
在今贵州石阡县东南龙山。《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龙山”条:“山高耸,左岩畔有古洞,洞内石隙中有水泻入深潭,至春瀰漫,流出五巴砦,入于大溪。冬则涸,时有大风飓发,俗呼为风鬼洞。《志》云,洞在石阡司治
清置,即今四川富顺县西南十五里邓井关镇。自流井、贡井盐舟出关,在此查验,为富顺水陆通衢,濒溪市聚之冠。《清一统志·叙州府二》:邓井关“在富顺县南十五里。本朝乾隆二十三年设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