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路
元至元中改永顺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至大三年(1310)改为永顺等处安抚司。
元至元中改永顺州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属四川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及北部地区。至大三年(1310年)改置为永顺等安抚司。
元至元中改永顺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至大三年(1310)改为永顺等处安抚司。
元至元中改永顺州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属四川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及北部地区。至大三年(1310年)改置为永顺等安抚司。
北宋治平元年 (1064) 置,为富顺监治。治所即今四川富顺县。熙宁元年 (1068) 废。明洪武四年 (1371) 降富顺州置,属叙州府。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南部。属自
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九支县置,属泸州。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打鼓镇东北古纯村。元废。
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前进乡。元、明、清设驿站于此。
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咸丰元年(1851),赛尚阿等奏永安州城失守折:太平军败清军,“现踞州城并附近之莫家村、卫龙村及水窦等处”。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东四十里。元废。
即大黄沙隘。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瑞金县: 黄沙隘 “在县东南。路通汀州,平坦可以据守”。
在今广西桂林市西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临桂县“有侯山”。《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侯山 “高耸如公侯端冕之状”。
在今河南洛阳汉魏故城东。《资治通鉴》:西晋太安二年(303)九月,“丁亥,帝幸偃师;辛卯,舍于豆田”。胡三省注:“据《晋书·五行志》:洛阳城东有豆田壁。”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东。《资治通鉴
唐、宋雅州通吐蕃三道之一。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南行,经荥经县、汉源县北清溪镇,西越飞越岭至泸定县。《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碉门寨” 条下: “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 曰灵关、曰碉门、曰始阳。而灵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