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氾光湖

氾光湖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氾光湖一带。明时江淮间湖漕所经。因湖面风浪湍急,于万历十三年(1585)筑堤湖东,蓄水为运道。《明史·河渠志三》:万历十三年(1585),“宝应氾光湖,诸湖中最湍险者也,广二十余里”。《清一统志·杨州府》:氾光湖“在宝应县西南十五里。东西三十里,南北十里。南通津湖,西南连灑火湖。旧时漕运经此。风涛多阻。明万历中,开越河以避其险”。今大部分淤为陆地。


古湖名。又作范光湖。在今江苏省宝应县西南。古时湖面东西宽、南北窄,南通津湖,西南通洒火湖。明以前为漕运所经,后因风大浪高,漕船有颠覆之险,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其东另开越河(弘济河)以通漕运。今大部淤为平地。


猜你喜欢

  • 铜城闸

    三国吴赤乌中筑,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南五十四里铜闸镇。《清一统志·和州》: 铜城闸 “在含山县东南八十里。上受黄洛诸水,每江湖泛溢,牛屯河隘急不易泄,辄冲没田亩。吴赤乌中筑此以捍水患,涝则启之。明屡修”。

  • 零陵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属零陵郡。南朝宋属零陵国。南齐复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②南齐改迁陵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梁复名迁陵县。

  • 吴公湖

    即吴翁湖。今江苏兴化市北蜈蚣湖。

  • 仁威垒

    又名甲城。在今江苏句容县南。《南史·周弘让传》: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周弘让“为仁威将军,城句容以居之,命曰仁盛垒”。宋《景定建康志》卷20:仁威垒,“故老相传达溪将军屯兵于此。或云弃甲,因名甲城

  • 郗山

    在今山东嘉祥县东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33嘉祥县: 郗山 “相传晋郗鉴居此。下有郗城,即鉴所筑。今为河水垫没,俗谓之登台山”。

  • 鱼龙湾

    在今山东桓台县北二十六里鱼龙。《水经·河水注》: 漯水 “又东北为马常坑,坑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乱河支流而入海。河海之饶,兹焉为最”。《方舆纪要》 卷31新城县: 鱼龙湾,“或曰,即马常坑也。……

  • 赤土岭

    在今山西榆社县东南。《清一统志·辽州》:赤土岭“在榆社县东南四十里。其土独赤,故名”。

  • 芳林园

    ①东汉末建。为皇家园林。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隅。《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四年注引王沈《魏书》:“是冬,甘露降芳林园。”又,景初元年注引《魏略》:“起土山于芳林园西北陬,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

  • 旭州

    ①北周建德六年(574)于河州鸡鸣防置,治所在通义郡金城县(今甘肃碌曲县东)。隋大业初废。②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化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北周置,治鸡鸣防(今甘肃洮水上源)。隋废。唐初复置

  • 骆驼水

    亦作橐驼水。今广西荔浦县荔浦江上源。《元和志》 卷37建陵县: “骆驼水在县西七里。” 《方舆纪要》 卷107修仁县: 橐驼水 “在县 (故治在今荔浦县西南修仁镇) 西。源出橐驼山,流经县南……下流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