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灶
即今江苏大丰县南沈家灶镇。旧属东台县。清嘉庆《东台县志》卷8:县北“六十八里灶曰沈家灶(今丁溪场署商垣移设在此)”。
即今江苏大丰县南沈家灶镇。旧属东台县。清嘉庆《东台县志》卷8:县北“六十八里灶曰沈家灶(今丁溪场署商垣移设在此)”。
即狼楚河。今西藏西部象泉河。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山川》:冈噶江“源出冈底斯山东南,山在番地极西阿哩之达克喇城东北……东南有朗卜切喀巴普山,山形似蹲象,故名。其山北麓有泉,出汇为池,西北流,有一水自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十五里司竹乡。《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即此。汉时称鄠杜竹林。自汉至唐,均设司管理。宋于此置司竹监。《元和志》卷2盩厔县:“园周回百里,置监丞掌之,以供国用。义宁元年,义师起
即今广东饶平县南柘林湾。《明史·李锡传》: 隆庆元年 (1567),“海寇曾一本横行闽、广间。……一本至闽,锡出海御之,与 (俞) 大猷遇贼柘林澳,三战皆捷”。即今广东省饶平县东南柘林湾。
亦作清澄河。即兀古儿扎河。今蒙古国东方省之乌勒吉河。《明太宗实录》: 永乐八年 (1410)征鞑靼,五月 “戊寅,车驾至兀古儿扎,虏果先遁,乃驻兵河上,赐兀古儿扎河名清尘河。夜倍道追虏”。
即下查埠塘。今湖北仙桃市东三十里下查埠镇。明嘉靖《沔州志》卷6:下渣“东一百二十里”。
①即镐。西周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②春秋晋邑,战国为赵邑。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二十一里固城店镇。《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时、阴人、盂、壶口”。《史记· 赵世
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四十里郭河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沔阳州 (治今沔城镇) 东有郭家河市。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寻属湖广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 改为恩施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辖境约当今恩施、五峰以西地。属湖广都司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明蒙古族西土默特台吉脱脱在此驻牧建城,故以脱脱为名。1912年改为托克托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置直隶厅,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
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十里。北宋元符年间为吐蕃所据,大观二年 (1108) 收复,于此置积石军。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北宋元符年间为唃厮啰政权占领,大观二年(1108年)复归宋,宋置积石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