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源川
一作沐川源。即今四川沐川、犍为二县西之岷江支流沐川河。《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869),南诏酋龙入寇,定边都头安再荣屯于大渡河北,蛮“逾雪坡,奄至沐源川”,即此。
古水名。即今四川省沐川县境岷江支流沐溪河(沐川河)。唐时在嘉州境内。唐咸通十年(869年)南诏攻蜀经此地。《资治通鉴》:“蛮密分军伐木开道,逾雪坡,奄至沐源川。滂遣兖海将黄卓帅五百人拒之,举军覆没。”即此。
一作沐川源。即今四川沐川、犍为二县西之岷江支流沐川河。《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869),南诏酋龙入寇,定边都头安再荣屯于大渡河北,蛮“逾雪坡,奄至沐源川”,即此。
古水名。即今四川省沐川县境岷江支流沐溪河(沐川河)。唐时在嘉州境内。唐咸通十年(869年)南诏攻蜀经此地。《资治通鉴》:“蛮密分军伐木开道,逾雪坡,奄至沐源川。滂遣兖海将黄卓帅五百人拒之,举军覆没。”即此。
今四川南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69南川县:东乡坝“在县南。万历中,杨应龙作乱,以此为播州界”。《清一统志·重庆府二》:东乡坝“在南川县西南七十里,去綦江县八十里”。在今重庆南川市南。明万历中,播州土
旧名镇安镇。即今湖南汝城县西南八十里文明乡。明、清于此置巡司。
即今四川江津市西南吴滩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吴滩场“距城七十里”。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西北部,祝融峰东。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水经·湘水注》:衡山“芙蓉峰最为竦杰, 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杨桥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分宜县西北有杨桥。
在今浙江临安市东北安国山南麓,为五代时吴越开国君主武肃王钱镠墓葬。钱镠 (852—932),临安人。今存断裂墓碑,上书 “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
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浏河镇。元名刘家港,为海运漕粮出海口。明于此置巡司,为对外贸易港口。郑和七次下西洋,亦由此出海。嘉靖年间筑城浚濠,万历初改置游击营。清改名刘河镇,设有水师游击,有州同驻此。(1)在河
在今福建永安市南。《方舆纪要》 卷97永安县: 黄田岭在 “县南六十里,接漳州府龙岩县界”。
在今山西吉县东北。《清一统志 ·平阳府一》: 明珠山 “在吉州东北九十里”。今县东北有明珠村,当在明珠山附近。
在今浙江义乌市南。《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枫坑 “在县南七十里。坑深二十里,入永康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