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泉溪镇

泉溪镇

北宋置,属衡阳县。即今湖南衡南县东泉溪镇。


(1)古镇名。北宋时置,即今湖南省衡阳市东泉溪市。(2)今镇名。(1)在浙江省武义县东北部。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泉溪,人口2210。以水得名。1949年为曲湖乡,1958年为泉溪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置镇。产毛竹、茶叶、蚕茧等。有缫丝、丝绸、制衣、铜材等厂,萤石矿藏丰富。商贸繁盛,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永武公路经此。(2)在湖北省竹溪县西部。面积302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泉溪,人口1570。因处泉溪河岸边,故名。1949年属竹溪县第六区,后称泉溪区。1958年属满江红公社。1960年为泉溪区,1975年置泉溪公社,1984年复区。1987年置泉溪镇。有泉溪河、石板河、万江河。石煤资源丰富。主产玉米、小麦、薯类,并产黄连、杜仲、生漆、核桃、茶叶、油茶、油桐等。有小水电站数座。天麻酒为地方名产。竹学公路经此。(3)在湖南省衡南县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泉溪市,人口6900。因镇东南清泉山麓有泉溪得名。1951年设泉溪乡,1953年置镇,1956年复乡。1958年为和平公社,1959年更名泉溪公社。1981年析置泉溪镇。1984年泉溪公社并入,1995年咸塘镇并入。产稻、花生、西瓜、茶叶、席草等。特产“湘黄鸡”。有印刷、电机、电器、皮革、建材等厂。设有圩场,为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京广铁路经此。湘江、耒水可通航。有公路通衡阳市区。名胜古迹有百记殿、听泉亭、清泉山。


猜你喜欢

  • 弥城

    ①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九十里盏西。②即弥黎城。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弥城,“ 《旧志》: 州西南旁太山有迷刘城,盖即弥黎之讹”。

  • 大同府

    辽重熙十三年(1044)升云州置,治所在大同县(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及左云、右玉、怀仁、大同、阳高、天镇, 内蒙古丰镇、卓资、凉城,河北阳原、怀安等县地。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大

  • 博望镇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七十里。《方舆纪要》卷27当涂县 “薛镇” 条: “又东二十里为博望镇,道出溧水县。”(1)在安徽省当涂县东北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博望,人口4150。因临博

  • 恩安县

    ①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西仁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 (634) 属奉州。后废。②清雍正八年 (1730) 置,为昭通府治。治所在二木那 (即今云南昭通市)。1913年改昭通县。古旧县

  • 下堡塞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下堡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下堡塞“在蒲岐所南五里,南临大海,所之南藩也”。

  • 春秋为燕桓侯别都,战国为赵地,后又属燕。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史记·赵世家》: 惠文王五年 (前294),“与燕鄚、易”。即此。古邑名。战国赵邑。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古贤。赵惠文王五年(前29

  • 耿济镇

    在今山东齐河县 (晏城) 东南城关镇东一里。《方舆纪要》 卷31齐河县: 耿济镇,“后汉建武五年,耿弇拔祝阿,遂渡济水向历城,镇因以名”。古镇名。北宋置,即今山东省齐河县。东汉建武五年(29年),耿弇

  • 吴王口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4阜平县:吴王口,“(明)弘治十三年筑城置戍。《关隘考》: 自吴王口而下,凡十九口,亦属倒马关南路”。

  • 四望楼

    在四川万县市南长江滨。唐白居易《寄题杨万州四望楼》诗云:“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

  • 陆口

    又作蒲圻口、蒲矶口、陆溪口。即今湖北嘉鱼县西南四十八里陆溪镇。东汉末及三国时为军事要地。《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孙权与刘备争荆州,“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即此。清末移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