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泸定县

泸定县

1913年改沪定桥委员置,属边东道。治所即今四川泸定县。以泸定桥为名。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西部。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 2164.4 平方千米。人口7.7万。辖4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泸桥镇。唐仪凤二年(677年)置大渡县,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年)省入飞越县,开元前置米川、天宝前置罗岩等羁縻州,明置杂道、岩州、冷边、沈边四长官司,属长河西宣抚司。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撤杂道、岩州入冷边长官司。四十四年建铁索桥,康熙帝题名“泸定桥”,“于时误认大渡河为泸水,故名泸定桥”(《西康图经》)。雍正六年(1728年)置泸定桥巡检司。宣统三年(1911年)设泸定桥设治委员。1913年置泸定县。1914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于岚安置区苏维埃。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雅安专区,1956年改属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川西高山高原区。全境主属大雪山中段。现代冰川发育,东坡海螺沟冰川,冰舌伸入海拔 2850 米原始林区而闻名于世。大渡河自北入,纵贯县境南北,纳数十溪流,其中以西岸磨西河最大。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豆类、薯类为主,兼有水稻、花生、油菜。产生漆、油桐、木耳。以梨、桃、苹果著名。特产香桃及裂腹鱼。有煤、锰、大理石、云母及铅锌矿。有森工、机械、水泥、皮革、食品等工业,以牛羊绒纺织品著名。川藏公路经此,接泸石公路。纪念地有泸定桥、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县西南有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 锡腊 (臘) 里

    即今云南凤庆县西南六十八里营盘镇。明置巡司于此。彝语 “锡腊” 意为牛筋树木多的地方。

  • 左旗营

    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二十八里傅家寨乡。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明成化初置巡检司于此。清康熙中迁至周家嘴。

  • 壶头山

    ①在今湖北崇阳县北二十五里。《元和志》卷27唐年县: 壶头山 “在县 (旧治) 东北六十里”。《寰宇记》 卷112崇阳县: 壶头山 “在县东北,水路六十里。其山幽谷深邃,山下有溪穿入山中,名桃花洞水,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

    元代对今西藏译名。乌思即前藏,藏即后藏,纳里速古鲁孙即阿里三部。《元史·百官志三》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西福山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清史稿·地理志》:定海直隶厅有“东、西福山”,即此。

  • ①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前519),“单子取訾”。即此。②一作訾梁。春秋楚地,在今河南信阳县境。《左传》: 昭公十三年 (前529),楚灵王 “师及訾梁而溃”。古邑名

  • 唐帽山

    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唐帽山 “在海城县东南界,相近有弟兄山”。咸丰 《岫岩志略》 卷4: 唐帽山在 “城北一百二十里。地名阳喇峪,山势北向,岩谷幽邃,山顶高凸如布帻,

  • 宝珠溪

    在今四川大足县南四十里。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7大足县: “唐贞观时,渔人郭福者,夜捕鱼,见水际有光。即之,有蚌如斗。剖得珠径寸。献之。太宗赐以积善井碑,碣存。”

  • 蓟门关

    即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10居庸引 《唐十道志》: “居庸关亦名蓟门关。”即“居庸关”。

  • 郁 (鬱) 洲

    又名田横岛。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晋书·孙恩传》: 东晋隆安五年 (401),恩欲向建康,受阻,“乃浮海而北。刘裕与刘敬宣并军蹑之于郁洲,累战,恩复大败”。《南齐书·州郡志》 称: “郁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