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浑河

浑河

①即今河北永定河。元、明时称浑河。《元史·河渠志》: “浑河,本卢沟水。” 《明史·河渠志五》: 桑干河 “曰卢沟河,亦曰浑河”。

②即小辽水。古称辽水。今辽宁省东部辽河支流浑河。满语称瑚努呼河。《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 “浑河在东梁、范河之间。” 浑河发源于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滚马岭,经抚顺、沈阳西南流,至海城市西北三岔河处与太子河汇合,至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

③即今吉林西北、内蒙古东北之霍林河。《辽史·圣宗纪》: 太平元年 (1021) “如浑河”。即此。


(1)古水名。即今北京市、河北省境内的永定河。原名卢沟河,元、明以后因河水浑浊,又名浑河。元自麻谷(今北京市石景山北)以下分为两派:一派流至通州(即今北京市通州区)合白河;一派南流至武清县(即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旧武清)东合易水。明以后东派淤塞,南派屡经决徙,或西南流入新城县、雄县,或东出固安县、永清县。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进行整治,疏浚河道,修筑堤防,改道由固安县、永清县之北出三角淀,流至天津县(即今天津市)西沽,定名为永定河。(2)桑干河支流。在山西省北部。源出浑源县恒山北端西麓,西流到怀仁县新桥镇附近入桑干河。长105千米,流域面积2060平方千米。上游建有恒山水库。(3)古称辽水、小辽水。在辽宁省东部。《辽史·地理志》:“浑河在东梁、范河之间。”原为辽河支流,1958年将外辽河堵截,使辽河与浑河分成两个独立入海的水系。因水势湍激,泥水混流而得名。今水澄澈,遇涨则浑。源出清原满族自治县东滚马岭,西南流经抚顺、沈阳、辽中等市县,到海城市三岔河附近纳太子河,顺大辽河南流,经大洼县田庄台于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长415千米,流域面积2.54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7.9米3/秒。支流有苏子河等。上游河床陡峻,中、下游地势低洼。建有大伙房水库,以拦蓄洪水。


猜你喜欢

  • 平马汛

    在今广西田东县东。清有千总驻守。

  • 苕溪

    ①一名苕水。即今浙江省北部注入太湖之苕溪。为本省七大水系之一。《元和志》 卷25湖州乌程县: “霅溪水一名大溪水,一名苕溪水,西南自长城、安吉两县东北流,至州南与余不溪水、苧溪水合,又流入太湖,在州北

  • 承流谷水

    当今青海乐都县西北之水磨沟。《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左则承流谷水南入。”

  • 古化县

    1914年改永宁县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百寿镇。1933年改为百寿县。旧县名。原名永宁县,因与山西、江西、河南、贵州四省永宁县重复,1914年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北寿城镇

  • 羊祜汊

    在今湖北宜城市北。《方舆纪要》卷79宜城县:羊祜汊“在县北三十里”。清置镇于此。《清一统志·襄阳府三》:羊祜汊镇“在宜城县北二十五里。相近有毛家埠镇”。

  • 畏垒亭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南安亭镇。明归有光读书于此,著有 《畏垒亭记》。

  • 归仁县

    ①南朝梁置,属武建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北周废入汉南县。②隋开皇九年(589)改同昌县置,属巴州。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大业初属清化郡。唐属巴州。北宋乾德四年(966)省入曾口县。③唐开元二十六年(

  • 百人矶镇

    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南汉南区长江岸。《明史·地理志》 汉阳县:“西南有百人矶镇巡检司。”《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新滩镇”条下:“《志》云,百人矶镇在府南六十里。今迁置巡检司于东江脑。”

  • 折墌城

    一名薛举城。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北十五里。《元和志》卷3保定县:折墌故城,“西魏泾州刺史乙弗贵所筑,隋末薛举屯据于此城,举死仁杲复窃据,武德元年讨平之”。《方舆纪要》卷58泾州:折墌城“亦曰薛举城。唐初薛

  • 野狐岭

    ①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十里。地势高峻,风力猛烈,雁飞遇风辄坠地。为北方一重险。《辽史·兴宗纪》: 重熙六年 (1037),“夏四月,猎野狐岭”。《元史· 太祖纪》: 太祖六年 (1211),“帝自将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