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川
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4浑源州: 浑源川“在州西北十里。源出州西南叹吐峪,分流至州东北汇为大泽,西流至城北五里之神溪,……西北入于桑干河”。
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4浑源州: 浑源川“在州西北十里。源出州西南叹吐峪,分流至州东北汇为大泽,西流至城北五里之神溪,……西北入于桑干河”。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清同治《高县志》卷6:风岩“与大寺顶相对, 屹立千仞, 中有鸟道。上系官山,纵横二十余里。同治间,滇匪(指李永和义军)滋扰,平寨土人集团御贼于此,贼不敢上”。
唐置,为武峨州治。治所即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天宝元年 (742) 为武峨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峨州治。后废。
①西晋泰始中置,属泰山郡。治所即今山东新泰市。清乾隆 《泰安府志》 卷2: 新泰县“西瞻泰岱,北枕新甫,县之命名以此”。惠帝改属东安郡。北魏属东泰山郡。隋属琅邪郡。唐属沂州。金属泰安州。蒙古至元二年
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额图村。《明太祖实录》卷142:洪武十五年二月壬戌载,“胡里改至乐浪古隘口一百七十里,乐浪古隘口至乞列怜一百九十里”。
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之南汀河。《清史稿·地理志》 永昌府孟定土府: “南丁河,自缅宁入,纳无量山水,西南流,纳南卡、南路、南们、南底、南滚诸水,西径府北、折南入阿瓦。”
又作胡陵。战国宋邑,后属楚。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上书秦昭王,王攻楚之日,“魏氏将出而攻留、方舆、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古邑名。又称胡陵。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
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明《辽东志》卷1沈阳中卫:小沈水在“东自浑河分流,至城东折流而南,傍城西流,复入浑河”。《方舆纪要》卷37沈阳中卫:小沈水在“卫西南四十里。东流入于浑河,亦谓之活水”。“四十”之“
又作吉落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说在龙江县附近。元《析津志》天下站名:“迪失吉正北一百(里)吉答。”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成皋县置,属郑州。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大业初属荥阳郡。唐初属洛州。垂拱四年(688)改为广武县。神龙初复为汜水县。后属孟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元丰二年(10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南黑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红城附近。属大宁都司,后属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