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昌国县置,属庆元路。治所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辖境相当今浙江舟山群岛大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昌国县。
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北普安镇。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 置普安土千总。
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恩乐镇。民国时设县佐。
即枣台铁路。从山东枣庄经峄城至台儿庄。
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戎城县置,属苍梧县。即今广西苍梧县。明为戎墟镇。
又名常葛镇。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二十五里常郭乡。清于此设阜民盐场。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正觉山麓。《明一统志》 卷67: “蜀僖王墓,在华阳县正觉山。” 嘉庆 《四川通志》 卷44华阳县: 蜀僖王墓 “在县东北三十里正觉山”。僖王为第三代蜀王朱友壎,墓由砖券拱砌成,全长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桃竹溪在府北高歇峰下,流合河由江。”
今青海乐都县东瞿昙河(岗子沟)。《水经·河水注》:湟水“东流,右合来谷、乞斤二水”。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北二十八里白鹤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青浦县“黄渡镇”条下:“又白鹤江市,在县北三十二里,北接嘉定县界。”清时有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