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沥江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宜春县: 清沥江 “在府西南六十里。源出老山,经府西三十里之巩溪,又经府西十五里之丫山,分二泒,一为府西南十里之官陂水,一为古江。官陂江又分二泒: 一为府西南五里之司溪江,亦名沙陂江; 一为府西五里之新江。又会为麟桥江,以入于秀江。麟桥江亦在府西六里。古江则旧傍山流,今涸为田矣”。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宜春县: 清沥江 “在府西南六十里。源出老山,经府西三十里之巩溪,又经府西十五里之丫山,分二泒,一为府西南十里之官陂水,一为古江。官陂江又分二泒: 一为府西南五里之司溪江,亦名沙陂江; 一为府西五里之新江。又会为麟桥江,以入于秀江。麟桥江亦在府西六里。古江则旧傍山流,今涸为田矣”。
在今四川平武县南。《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 药丛山在 “府南十里。多产药材,因名。或讹为落丛山,俗呼乐从山”。
在今江西安义县南。《方舆纪要》 卷84安义县: 湖陂水 “在县南三十里。源亦出靖安县,险不通舟”。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西南六十里螺百乡。
①古都之一。本名成周,战国时改名洛阳。以在洛水之北而得名。东汉建武元年 (25) 建都于此。故址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三国魏、西晋、北魏 (孝文帝以后) 亦都此。《续汉书 · 郡国志》 注引 《
即靖平堡。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乡附近。《方舆纪要》卷61:靖平堡“在威武堡西五十四里。旧为白落城。天顺中,守将房能请移于城北砖营化,不果。成化三年,王復俊奏移之,改今名。七年,余子俊以去水太远,复
在今甘肃通渭县南牛谷河上。《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通渭县:华川关“在县南华川水上”。华川水为今牛谷河。
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一说加格达奇区东那都里河注入嫩江处附近。旧属呼玛县。产金矿。为黑龙江省产金最丰之区。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3:余庆沟金矿,“矿区属呼玛县。清宣统三年始由官商合办开采,系用土法,矿
即玄石坡。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十八里。明金幼孜《北征录》作玄石坡。《方舆纪要》卷45:元石坡“在漠北。永乐十年(当为八年)北征,车驾驻此。旁为立马驿,成祖勒铭处也”。
即二崤。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628),蹇叔哭曰:“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杜注:“此道在二殽之间南谷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西南岸之望加锡。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陈伦炯 《海国闻见录》 作茫佳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