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简称湖广行省。元至元中置,治所在武昌路(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以辖境包括宋之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而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以南的大部分、湖南全省、广西全区、广东自电白、茂名以西和贵州除北盘江流域以外的地区。明洪武九年(1376) 改为湖广布政使司 (习惯上仍称行省)。辖境北界扩展至今湖北省界,南界划出原广南西路地区另置广西省。湖广始指今两湖之地。清康熙三年 (1664) 分为湖北、湖南两省,置两湖总督管辖,习惯上仍称两湖总督为湖广总督。
简称湖广行省。元至元中置,治所在武昌路(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以辖境包括宋之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而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以南的大部分、湖南全省、广西全区、广东自电白、茂名以西和贵州除北盘江流域以外的地区。明洪武九年(1376) 改为湖广布政使司 (习惯上仍称行省)。辖境北界扩展至今湖北省界,南界划出原广南西路地区另置广西省。湖广始指今两湖之地。清康熙三年 (1664) 分为湖北、湖南两省,置两湖总督管辖,习惯上仍称两湖总督为湖广总督。
即今福建建阳市东北四十里崇洛乡。明嘉靖 《建阳县志》 卷3: 崇洛市 “在洛田里”。
即今青海祁连县(八宝乡)。1939年于此置祁连设治局,1943年改为祁连县。
在今湖南保靖县东。《元和志》卷30三亭县:“酉水南有龙标故城,蜀将马德信所筑。其城甚宽大,在龙标山。”
即北港。在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南北港溪下游北港镇附近。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 移佳里兴巡司于此。清代称今台湾省西南北港溪下游北港镇一带为“笨港”。当时商贾辏集,近海市镇,以此为最大。清嘉义县丞驻此。
①今辽宁灯塔县。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辽阳州图: 北有烟台。产煤。有烟台车站,南满铁路经此,有支线由此分出,东南达炭坑。后因与山东烟台同名,改名为灯塔。1980年设灯塔县。②本山东福山县地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峡。明置巡司于此。
即勾栏山。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元史·爪哇传》: 至元三十年 (1293) 正月,“至构栏山议方略”。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1905.1) 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通肯城 (即今黑龙江省海伦市)。三十四年 (1908) 升为府。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海伦市。三十四年升为府。
亦名喀尔撒尔。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卡撒乡。《清史稿·温福传》:温福等疏言征大小金川,“一为卡撒正路, 自美诺至噶尔依, 约五程, 为傅恒进军路”。乾隆四十一年(1776)后,设卡撒汛。
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