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河故渎
在今河南滑县北。《方舆纪要》 卷16滑县: “乾宁二年,河涨,将毁州城,朱全忠命决为二河,夹州城而东,为害滋甚。后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渐逼,命段凝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河。自是屡费修塞。宋淳化四年,梁睿言: 滑州每岁河决南岸,请于迎阳村凿渠引水,凡四十里至黎阳合大河,乃命兴役。五年新渠成。又命杜彦钧凿河开渠,自韩村埽至州西,凡五十余里合于河,以分水势。宋南渡以后,故渎渐为平陆矣。”
在今河南滑县北。《方舆纪要》 卷16滑县: “乾宁二年,河涨,将毁州城,朱全忠命决为二河,夹州城而东,为害滋甚。后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渐逼,命段凝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河。自是屡费修塞。宋淳化四年,梁睿言: 滑州每岁河决南岸,请于迎阳村凿渠引水,凡四十里至黎阳合大河,乃命兴役。五年新渠成。又命杜彦钧凿河开渠,自韩村埽至州西,凡五十余里合于河,以分水势。宋南渡以后,故渎渐为平陆矣。”
①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栗园。《辽史·百官志》: 南京栗园司 “典南京栗园”。即此。②在今河北固安县界。《方舆纪要》 卷11固安县引 《括地志》: “固安之栗,天下称之为御栗,因有栗园。” 北魏孝昌三年 (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黑河屯 (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黑河市部分地区。1912年废,并入瑷珲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析瑷珲北境大黑河屯(今黑龙江黑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四十里乌江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吉水县东有乌江市。
即大红城镇。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南六十二里大红城乡。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二十五里佘山。《清一统志·松江府一》:兰笋山“产笋香如兰,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圣祖仁皇帝南巡,赐名兰笋”。
①东晋义熙七年(411)置,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市)。南朝宋永初二年(421)改为徐州。②南齐改徐州置,治所在燕县(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蚌埠、凤阳、滁州、明光、定远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置,属荆州。治所在溇中县(今湖南慈利县西三官寺乡)。《宋书·州郡志》:天门太守“充县有松梁山,山有石,石开处数十丈,其高以努(弩)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门’,因此名郡”。西晋治所
唐龙朔三年(663)移原瀚海都护府于古云中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统辖漠南东突厥各部诸羁縻府州,相当今内蒙古阴山以南、黄河以北、西拉木伦河源以西地区。麟德元年(664)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三十里牛首山双峰之间。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名佛窟寺。唐初,法融和尚在此谈禅,后创立牛头宗。五代南唐后主改称宏觉寺。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后汉书·桓帝纪》 载: 延熹二年 (159),“秋七月,初造显阳苑,置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