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兰乐路
亦作熙河路。北宋改熙河湟廓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寻改为熙河兰廓路。
亦作熙河路。北宋改熙河湟廓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寻改为熙河兰廓路。
即婆罗国。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之文莱。《明史·外国列传》:“婆罗,又名文莱。”
北周天和元年(566)置(《舆地纪胜》称西汉置),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小陇山。本名陇关,后改大震关。《元和志》卷2陇州汧源县:大震关“汉武至此遇雷震,因名”。唐大中六年(852)陇州防御史薛逵徙今陕西陇
古濡水。即今河北东北部滦河。上源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境内闪电河,经内蒙古多伦县北折向东南流始称滦河。中游穿流燕山山地,下游在乐亭、昌黎两县间入渤海。《辽史·地理志》 滦州: “滦河环绕在卢龙山南。” 《元
唐武德元年 (618) 修建,在今陕西武功县 (普集镇) 西南渭河北岸。六年 (623) 改名庆善宫。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芋原驿“在侯官县西北三十里。旧有驿丞。本朝康熙三十八年裁”。
北宋置,属铜陵县。即今安徽铜陵县东三十里顺安镇。唐末曾置义安县于此。在安徽省铜陵县中部。面积40.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顺安,人口1.1万。取“顺利平安”之意而名。古为临津驿,唐末为义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方舆纪要》 卷76蕲州: 兜矛山寨在 “州东北十里。元末兵乱,土人立寨于此”。
1936年改赤安县置,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以纪念刘志丹烈士而命名。在陕西省西北部、北洛河上游,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属延安市。面积 3781 平方千米。人口12.8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北
即恭陵。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为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二十里门村乡。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有门村。以门姓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