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马岭
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五十里,长河之滨。《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牵马岭 “在县西北八十里。陡峻难越,行者恒牵马而过,因名”。
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五十里,长河之滨。《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牵马岭 “在县西北八十里。陡峻难越,行者恒牵马而过,因名”。
即彭亡山。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仙女山。《晋书·桓玄传》: 东晋永和三年 (347),伐成汉李势,“军次彭模……势使其叔父福及从兄权等攻彭模”。《方舆纪要》 卷71彭山县: 彭亡山 “亦名彭女山,亦曰平模山
明洪武初置,属颍川卫。在今安徽阜阳市内。清废。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金山乡。 本凯达格兰族金包里社。清代为金包里街。据陈汉光《台北县地名研究初稿》 (载 《台北县文献丛辑 (一)》说: “当地人李宝同言: ‘金包里’ 三字的读音,就是凯达格兰语 ‘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易州》: 奇峰口 “在州西北四十里。内连紫荆关四十里,外通金水口六十里,其西二十里曰官座岭口”。
即武灌城。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陈侃村。
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五十二里。旧属滑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人口960。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故名。明、清时为
即乌思藏四如。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全境建置名。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意为翼、部),共四个,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
即今黑龙江鸡西市西南梨树区。为穆棱铁路的终点站。(1)在吉林省梨树县中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10.9万。镇人民政府驻梨树,人口7.8万。初名梨树城,后改为偏脸城。清光绪三年(18
春秋郑邑,后属晋。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土城村附近。《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周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 其中有“怀”。宣公六年(前603),“赤狄伐晋, 围怀”。战国属魏。《史记·秦本纪》: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