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玉门关

玉门关

亦名玉关。西汉武帝置,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一百五十里小方盘城。因古代西域玉石皆经此输入,故名。与其南边的阳关,同为汉时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习称出玉门关为北道,出阳关为南道。《汉书·西域传》:西域本三十六国,“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县东双塔堡附近,而称汉玉门关为故玉门关。


汉武帝时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或谓小方盘城。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戈壁滩上。与西南的阳关,同为中西交通门户。《汉书·西域传》:西域各国,“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出玉门关为北道,出阳关为南道。东汉初因忙于内政,无力西顾而废。永平十七年(74年)经伊吾、高昌至龟兹之新道(后世称伊吾道)开通,成为中西交通要道。关城东濒古河道,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载“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之瓠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即此。旧说六朝时伊吾道日趋重要,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县东双塔堡附近。宋以后,中西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猜你喜欢

  • 东河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顺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一带。贞观元年(627)废。

  • 箕州

    唐武德八年 (625) 改辽州置,治所在辽山县 (今山西左权县)。《元和志》 卷13仪州: 箕州“因辽山县界箕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左权、榆社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先天元年(712) 改为

  • 滁槎镇

    即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 东北滁槎镇。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6南昌县: 滁槎街 “距城四十里,濒河”。

  • 过埠镇

    明代称为过步。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北过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8:崇义县“西北路自茶亭垇分路北行十里至南村,又五里至过埠墟”。在江西省崇义县中北部、上犹江两岸,东有陡水水库。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

  • 广德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广德军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广德县(今安徽广德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二县地。明初改为广德直隶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广德军置,治广德县(今属安徽)。属江浙行省

  • 义清县

    ①南齐置,属义安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后废。②西魏改穰县置,属归义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北周属武泉郡。隋属襄阳郡。唐属襄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中庐县。③隋义宁二年(618)改义城

  • 善岱镇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南善岱镇。清乾隆四年 (1739) 于此置善岱协理通判。二十五年(1760) 并入萨拉齐厅。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西南部。面积71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善岱,人口

  • 罕达海图河

    即今新疆富蕴、福海二县间之喀拉额尔齐斯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罕达海图河源处为库鲁图河,西南流百里为罕达海图河,又西南入额尔齐斯河。”

  • 神臂崖

    即神臂山。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长江边。《宋史·地理志》 泸州: “淳祐三年,又城神臂崖以守。”

  • 讨虏渠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六年(225)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