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王店镇

王店镇

①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王店在府南七十里。嘉靖三十四年,倭贼将犯杭州,不果,还至王店。”即此。有清朱彝尊故居曝书亭。

②在今陕西三原县东三十里王店村。清乾隆《三原县志》卷2:王店镇“东北隅一方居民会集之所,南临清河,北枕干沟”。


(1)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南部,南邻海宁市。面积70.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店,人口 9500。五代晋天福年间,嘉兴镇遏使王逵居此,植梅百里,聚货交易,始称王店。至明中叶,成为“嘉兴四镇”之一。辛亥革命后置镇,1958年改为公社,1959年复置镇。盛产稻、蚕茧、生猪。有轻纺、家电、化工、服装、机械等厂。明盛产绢绸。为嘉兴南部物资集散地。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朱彝尊曝书亭、明建董庵(俗称铁佛庵)。(2)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 7.3 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店集,人口810。镇以驻地名。1945年建王店乡,1950年设王店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9年又改公社,1979年又复区,1992年置镇。为区内粮食产区之一,产棉花、油菜籽、桔梗、白术等。有牲畜养殖业。阜南公路经此。(3)在河南省内乡县东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店,人口2520。因明代王姓在此开店得名。1962年设王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豆类、花生等。有制砖、机修、造纸等厂及林场。灌老公路经此。古迹有庚亮坟、元建戏楼等。(4)在湖北省当阳市西南部。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家店,人口3600。因一王姓最先在此经商,故名。1949年属双莲区,1951年属玉泉区。1958年为王店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双莲乡并入。玛瑙河经境入沮河。产稻、大麦、小麦、豆类等。有农具、砖瓦、粮食加工、服装等厂。汉宜公路经此。(5)在湖北省孝昌县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家店,人口 4120。1952年为王店区。1958年改称王店公社。1987年置王店镇。地处澴河上游丘陵地区。产稻、小麦、棉花、花生、大豆等,盛产蒜薹、蒜头。采石和石制品业较盛。有农机、塑料、河沙、砖瓦等厂和采石场。所产石制品闻名。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朱圉山

    一作朱圄山。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三十里。《尚书·禹贡》:“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汉书·地理志》 天水郡冀县:“《禹贡》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水经·渭水注》:朱圉山“在梧中聚, 有石鼓, 不击自

  • 地斤泽

    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宋史·夏国传上》:李继捧以夏州归宋,其族弟继迁“与其党数十人奔入地斤泽,泽距夏州东北三百里”。约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东北巴嘎淖尔。《宋史·夏国传》:北宋雍熙元年(984年)

  • 左绵

    绵州别称。即今四川绵阳市。《方舆胜览》卷54绵州:“郡名左绵。以绵水经其左,故谓之左绵。左太冲《蜀都赋》:于东则有左绵巴中。绵者,绵历也。”

  • 尧化门

    明代南京外郭城门之一。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今已无门,仅存其名。区片名。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部、京沪铁路北侧。栖霞区人民政府和原尧化镇人民政府驻地。为明代南京外廓尧化门所在,故名。有无线电器材、电

  • 驼峰镇

    即今江苏东海县东北十八里驼峰乡。清嘉庆 《海州直隶州》 卷14: 驼峰镇在 “治西七十里。南北皆官路”。

  • 曲周县

    汉高帝六年(前201)封郦商为曲周侯。武帝建元四年(前137)置县,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四十里。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洺州,大业二年(605)废。唐武德四年(

  • 茂溪

    即今福建沙县东北之茂溪及县之东溪。《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茂溪 “在县城东。出将乐县界,绕北乡寨,亦谓之北乡溪。又南流至此,入于太史溪。一名半溪。一名东溪。水盛时,可行小舟”。

  • 桦皮甸子

    在今吉林蛟河市南。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桦甸县 “北有桦皮甸子地名,因以为县”。

  • 乌拉特中旗

    俗称中公旗。清顺治五年(1648)建旗,属乌兰察布盟。治所原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德门村。后迁治本坝太庙。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52年与乌拉特后旗合并,改设乌拉特中后联合旗,

  • 六汉水

    即今甘肃成县、西和二县边境的六巷河。《明一统志》卷35巩昌府:六汉水“在成县西北六十里。源出西和县境,流经县之六汉保入翠牛江,即西汉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