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寨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十五里王道寨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南宫县图:东南有王道寨。
集镇名。在河北省南宫市区东南部。王道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540。东汉王霸与邳彤合兵攻邯郸,曾扎营于此,故名王霸寨。清末改今名。产棉花、小麦、谷子、甘薯等。有电杆、面粉加工等厂。有公路通308国道。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十五里王道寨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南宫县图:东南有王道寨。
集镇名。在河北省南宫市区东南部。王道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540。东汉王霸与邳彤合兵攻邯郸,曾扎营于此,故名王霸寨。清末改今名。产棉花、小麦、谷子、甘薯等。有电杆、面粉加工等厂。有公路通308国道。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析阿鲁科尔沁及扎鲁特左、右翼三旗地置,属赤峰州。治所即今内蒙古开鲁县。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伪满时为兴安西省省会。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
又名驳乐山、福禄山、阳龙山。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元和志》卷37临桂县:驳鹿山“一名福禄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驳鹿山,“按《旧经》云: 初元康师居此,唐玄宗赐白鹿,常出入骑之
东周属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 (周敬) 王次于萑谷”。古邑名。春秋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宁路置,属北平布政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寻废。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大宁路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属北平布政司。寻废。
亦名邪阶水。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江、墨江。《元和志》卷34始兴县:“邪阶水,今名阶水,出县东一百三十里。近水有邪阶山。”
即邛崃关。在今四川荥经西南五十五里大相岭上大关。《新唐书·南诏传》: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以二十万军分三路寇蜀,一路“侵黎、雅、叩邛郲关”。即此。
亦名高骊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延陵县有句骊山。
一名罗刹矶。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寰宇记》 卷105贵池县: 大江 “又有大孤石生于江中,俗谓罗刹洲。舟船上下,为之险艰”。《宋史·地理志》 安庆府: “端平三年,移治罗刹洲”,指此。
亦作白石漈。即白石镇。在今广西灵川县南。《明史·地理志》:灵川县南有白石潭巡检司。
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高连山”条下:“交椅山在府南五里。以形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