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营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白泥营“在府西百三十里,宏(弘)治六年设”。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白泥营“在府西百三十里,宏(弘)治六年设”。
一名大蒲石河。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之蒲石河。为鸭绿江支流。《清史稿·地理志》:鸭绿江 “右受小蒲石、永甸、长甸、大蒲石、安平诸河”。
即今安徽金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丁埠镇。1929年5月6日,共产党人周维炯等人在此策动民团起义。因是日为立夏节,史称“立夏节起义”。起义旧址在丁家埠小街北端大王庙,清代原为湖北会馆。20世纪20年代是国民
唐天宝元年(742)改可泉县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后陷于南诏。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可泉县改名,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属越嶲郡。南诏时属会川都督府。后废。
北魏时,散居室韦以西,北界乌洛侯,西以今兴安岭与柔然相接,南邻奚、契丹。相当于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附近一带。以游牧为生,常向北魏朝贡。后为突厥所并。
在今福建政和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政和县: 筹坑山在 “县东北二十里。山高广,峰岩泉石种种奇胜。共最高者曰天柱峰”。
在今河南新密市城西南十二里绥水南岸台地上。1960—1961年发掘。东西两墓并列,土冢相连,结构相似,均用砖石筑成,墓室庞大。西墓画像石刻丰富,雕刻有迎宾、庖厨、烹饪、宴饮等图像。东墓墙壁和券顶用红、
古族名。 亦称方、 方。 媿氏、 鬼方氏、鬼方蛮。殷周时,活动于今陕西省西北部,为殷周的劲敌。周以后不见于记载。
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石柱岭“在建德县东南五十里。有石柱高数丈。又十里曰良禾岭,路通徽州府祁门、江西浮梁二县”。
唐筑,在今陕西陇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陇州汧源县:“贞元十三年筑永信城于平戎川。”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建,在今陕西省陇县北。
在今河北沧县南三十八里狼儿口村。《元史·河渠志》: 延祐三年 (1316) 七月,“沧州言: 清池县民告,往年景州吴 〔桥〕 县诸处御河水溢,冲决堤岸,万户千奴为恐伤 〔其〕 屯田,差军筑塞旧泄水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