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渠

白渠

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汉书·沟洫志》记载: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于郑国渠之南开凿, 自谷口(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分泾水东南流,经高陵、栎阳(今临潼县北),东至下邽(今渭南市北)东南注入渭水。“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 因名曰白渠”。唐时自北而南,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总称三白渠。宋元以后,渠道渐废。其上游历有修改,如宋凿丰利渠,元凿王御史渠, 明凿广惠渠、通济渠,清凿龙洞渠,而下游则仍其旧。清末渠身缺漏,灌田仅二百顷。1926年以后改筑为泾惠渠。

②亦名北渠。在今宁夏中卫县东。《明一统志》卷37宁夏中卫:白渠“在卫城东二十里,溉田九十顷”。《清一统志·宁夏府一》:白渠“旧长四十二里,溉田一百七十顷。今曰北渠,长五十里,溉田一百一十八顷”。


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西汉太始二年(前95年)开凿。为赵中大夫白公建议,故称。自谷口(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分泾水东南流,经高陵(今高陵县鹿苑镇)、栎阳(今西安市临潼区栎阳镇东北)东至下邽(今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东南)南注入渭水(今渭河)。长200里,溉田 4500 余顷(约合今28万亩)。唐时自北而南,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总称三白渠。宋、元以后,上游历有修改。1930年后改筑为泾惠渠。


猜你喜欢

  • 浮绥山

    在今安徽萧县南。《方舆纪要》 卷29萧县: 浮绥山 “在今县南三十里。东接蕉子山”。

  • 思陀土司

    明洪武中置思陀甸长官司,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清道光元年 (1820)迁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1933年废。

  • 固江镇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北固江镇。《清一统志·吉安府二》: 固江镇巡司 “在庐陵县西南。明初置敖城巡司,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在江西省吉安县中部、泸水河畔。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固

  • 槎溪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槎水。《寰宇记》 卷106洪州丰城县: 槎溪 “在县南八十里。源出猴峰山,西折经黄金桥入文江,过黄沙,历乌石冈,随地筑堰三十余所,利灌溉。晋范太守宁得灵槎于白石墓,故以名溪”。

  • 珠赫店

    一名出河店,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茂兴镇南哈什吐古城。金置肇州于此。《清一统志·吉林二》: “肇州故城在伯都讷城南。旧名珠赫店。”

  • 归德盐栅

    北宋属东莞县。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北永福镇北。《元丰九域志》卷9:东莞县有归德盐栅。在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北。北宋属东莞县。

  • 润陂镇

    又作润陂市。北宋置,属进贤县。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七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

  • 宣华苑

    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以西一带。《新五代史·王衍传》: 衍年少荒淫,“起宣华苑,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 又作怡神亭,与诸狎客

  • 洛阳驿

    即今福建建宁县东江家店。《方舆纪要》卷98建阳县: 洛阳驿 “县东南二十五里”。

  • 姜 (薑) 山村

    即今浙江鄞县南姜山镇。清光绪《鄞县志》 卷2 《市镇》 引 《乾道图经》 称: 宋代县南有姜山里、姜山村。并载: 姜山村 “距城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