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寨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白眉寨“据山为险,形势雄峻,有天桥,樵采者侧足而废”。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白眉寨“据山为险,形势雄峻,有天桥,樵采者侧足而废”。
①唐代北边七镇之一。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资治通鉴》:唐会昌元年(841),雄武军吏吴仲舒至京师,对宰相李德裕曰:“幽州粮食皆在妫州及北边七镇。”胡注:“檀州有大王、北来、保要、鹿固、赤城、邀虏、石子&
即兰风山。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六里。《寰宇记》卷96余姚县:“兰芎山,《会稽录》云,昔葛玄隐于兰芎山,后于此仙去。”
即今河北平泉县北五十里黄土梁子镇。清道光 《承德府志》 卷7平泉州: 南境 “黄土梁,在会州城南六里”。
从今山西平遥县至汾阳。长31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5年动工修建,次年建成。1944年被拆除。
在今安徽淮河以南长丰县南境或凤阳县南境。《资治通鉴》: 南朝梁普通二年 (521),裴邃欲袭寿阳,云,“魏始于马头置戍,如闻复欲修白捺故城,若尔,便相侵逼,此亦须营欧阳,设交境之备……”。《通鉴》 卷
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威远堡镇。《清一统志 ·奉天府二》: 威远堡边门 “在开原县东北三十里。堡周三里,南门二门。为吉林乌拉等处往来孔道,南至英峨边界七十里”。
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资治通鉴》:唐武德元年(618),“王世充既得东都兵,进击李密于洛北,败之,遂屯巩北”。《考异》引《杂记》曰:“王辩纵等皆没,唯世充败免,与数百骑奔大通城。”即此。②即今青海门源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又作舍利站。清置,即今吉林松原市东南社里乡。《清一统志·吉林二》 “金州鄂佛罗站” 条下: “蒿子站,又西北六十里至舍哩站。”
明嘉靖十八年(1539)置,即今山西大同市北宏赐堡。《明通鉴》:嘉靖三十年(1551),谙达遣人以马三百余匹求互市,请驻牧弘赐堡,御史李逢时拒之,谙达遂攻堡。即此。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置,即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