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
①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北上白石。明成化八年(1472)置巡司于此。
②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资治通鉴》:东晋隆安二年(398),“桓玄大破官军于白石”,即此。
(1)古地名。即今福建省福安市东北上白石镇。明成化八年(1472年)置巡检司于此,嘉靖时徙治今市东南下白石镇,清因之。(2)村名。在海南省万宁市东北部。属后安镇。人口950。明代福建人迁居于此。传说村东南有神鸡下蛋,化成白石,挡住海潮袭南昌,故名。产稻、甘薯等。养鸭业发达。有公路通万城。
①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北上白石。明成化八年(1472)置巡司于此。
②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资治通鉴》:东晋隆安二年(398),“桓玄大破官军于白石”,即此。
(1)古地名。即今福建省福安市东北上白石镇。明成化八年(1472年)置巡检司于此,嘉靖时徙治今市东南下白石镇,清因之。(2)村名。在海南省万宁市东北部。属后安镇。人口950。明代福建人迁居于此。传说村东南有神鸡下蛋,化成白石,挡住海潮袭南昌,故名。产稻、甘薯等。养鸭业发达。有公路通万城。
①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南江,为渠江上游支流。《元丰九域志》卷8化城县“有巴江”。《舆地纪胜》卷187巴州:巴江“水屈曲如巴字,因名。即字江也”。②即今四川仪陇县东之消水河。《方舆纪要》卷68仪陇县:巴江
①清置,属宁武县。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二里大河堡村。②即今甘肃武威市东南三十里大河乡(大河驿)。《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大河堡“正德中,边将苏秦等败寇于大河滩,即此堡也。今大河驿置于此”。(1)在今山
亦名费克图河。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与阿城市分界之蜚克图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费克图河 “在阿勒楚喀城东界。源出扎松阿山,西北流至城东北八十里入混同江”。
在今河南许昌市北二十里苏桥村南。华陀(?—208),东汉末医学家。因不从曹操征召,被杀。墓高5米,周围百余尺。墓前有一碑楼,碑上刻“神医华陀之墓”。碑为清乾隆年间立。
即腾格尔池。今西藏班戈、当雄二县间纳木错。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海拔4718米。为西藏第一大内陆湖和我国第二大咸水湖。“腾格里” 系蒙古语。藏语称纳木错,皆天湖之意。
又名东山、五祖山。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二十五里五祖镇北。《寰宇记》卷127黄梅县:法雨塔“在县东北二十六里冯茂山。第五祖宏忍大师寂灭之所”。明曹学佺《名胜志》:冯茂山“在(黄梅)县东北三十里。五祖弘忍禅
在今四川苍溪县南一里,嘉陵江岸。《舆地纪胜》卷185阆州:小锦屏“在苍溪县治之对,仿佛类锦屏,故名”。《方舆纪要》卷68苍溪县:小锦屏山“在县治南。临江高峙,奇秀与阆中之锦屏山相似,因名”。又称少屏山
在今贵州福泉县北六十里。 极幽峻。 明郭子章《黔记》 卷8:滃山 “山高林深, 雾滃郁”。
1947年5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诸城、日照二县析置,治白庙子村(今山东五莲县西白庙)。因境内有五莲山而得名。1949年徙长城镇(今五莲县东北前长城岭)。1950年迁洪疑镇,即今五莲县治。在山东省东南部。
春秋楚地。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小岘山上。两山对峙,筑关保守,世为兵争之地。《史记·范睢列传》: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即此。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小岘山之西。山崖峙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