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百官镇

百官镇

即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水经·渐江水注》 引《晋太康地记》云:“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秦至唐长庆二年(822)及1954年至1992年为上虞县治。


在浙江省上虞市中部、曹娥江两岸。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12.1万。镇人民政府驻百官,人口5万余。明万历《上虞县志·舆地》:“舜避丹朱于此,百官从之,县北有百官桥。”因以为名。为浙东古镇。唐长庆二年(822年)迁治今丰惠镇,1954年复还治于此。为上虞县治。1949年设百官乡,1952年改镇,1954年县治自丰惠镇回迁于此,1958年改公社,1959年复置镇,1961年又改公社,1965年重置镇。1992年起为上虞市治,路东、娥江、中塘、南湖乡并入。农产有稻谷、棉花、大豆、淡水鱼和水果。工业以机电、化工、建材、服装业为主。萧甬铁路、杭温公路、杭州至沈家门公路经此,浙东运河穿镇而过,素为浙东交通枢纽。古迹有曹娥庙,誉称“江南第一庙”,镇东龙山西麓有古舜井。


猜你喜欢

  • 五山镇

    一名谢村镇。即今广西来宾县南五山乡。明设守备驻守。《方舆纪要》卷108贵县:五山镇,“《志》云:五山之地,周数百里,界宾州、迁江、武宣、来宾间。山深林密,八砦余孽往往逋逃于此。万历中,浸淫为患。二十二

  • 运渎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运渎“在上元县西北一里半。吴大帝赤乌三年,使左右侍御史郄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通运于苑仓。今所凿城在西门近南,其水东行过小新桥,而南经斗门桥,流入秦

  • 杭州府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杭州路置,治所在钱塘、仁和二县 (今浙江杭州市)。明初为浙江行省治,洪武九年 (1376) 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清为浙江省治。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海宁、余杭、富

  • 太平江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明《寰宇通志》卷37临江府:太平江“在府治(今临江镇)西三十里。自蒙山之阳八十四源合流入袁江”。

  • 西唐店

    一名西汤店。即今山西沁县西北四十里西汤乡。《旧五代史·晋书·赵德钧传》:五代唐清泰三年(936),赵德钧“自吴儿峪路趋昭义,与延寿会于西唐店”。即此。北宋置西汤镇。

  • 松滋县

    ①西晋置,属安丰郡。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蓼州,七年 (624) 废。②东晋侨置,属寻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宋书· 州郡志》 松滋县: “江左

  • 梁丘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北三十里。《春秋》: 庄公三十二年 (前661),“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其地今为梁丘山。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北。《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宋

  • 护龙县

    又名灵道县。西晋改新道县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水经·沫水注》:“灵道县一名灵关道。……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晋太始九年,黄龙二见于利慈池,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以白剌史王濬,濬表上之

  • 盐院渡镇

    金置,属合河县。在今山西兴县境。

  • 倒回谷

    又作蓝田谷。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关中八川”之中的灞水、浐水即发源于此。唐广德元年(763年)吐蕃陷长安,郭子仪军自牛心谷经此入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