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口镇
又名造口。即今江西万安县东南六十里皂口。《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皂口江”条下:“宋建炎初,隆祐太后避兵南指章赣,金人蹑其后,追至造口,不及而还。造口即皂口也。”明洪武三年(1370)置巡司于此。
又名造口。即今江西万安县东南六十里皂口。《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皂口江”条下:“宋建炎初,隆祐太后避兵南指章赣,金人蹑其后,追至造口,不及而还。造口即皂口也。”明洪武三年(1370)置巡司于此。
指今广东湛江市西南东海岛等岛屿与大陆之间之海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租期九十九年,范围包括“东海全岛、硇洲全岛、赤坎、志满、新墟等地”。基本上包括今湛江市
俗称达尔罕镇。后金崇德元年 (1636) 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驻地在伊克唐噶里克坡 (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14年划归奉天省。1929年属辽宁省。伪满时属兴安南省。194
明置,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太平乡北永镇。《方舆纪要》卷73叠溪所“太平堡”条内:“永镇堡在所北四十里。有永镇桥关,其相近者又有白石坎。正统中,番贼来犯,官军拒之于此。”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属台湾府。治所在林圮埔(今台湾南投县南竹山镇)。据连横《台湾通史》:“云林设县始于建省之时,则为抚垦之计尔。先是光绪十三年,划嘉义以北之地,经营新邑,择治于林圮埔之云林坪,
又名金牛山、金山。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25镇江府丹阳县: 经山 “有金牛洞,洞皆石壁,洞口仅容一人,其中甚广。山北迫近江岸,贼由此登犯,可以直薄县城。宋置经山寨于此,为防遏之所
①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北水洞乡境,与孤云山相近。《舆地纪胜》卷187巴州:两角山“在难江县北九十里。王子韶诗云:孤云两角, 去天一握”。《明史·地理志》:南江县“北有两角山”。②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南。《舆地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在今辽宁凌海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右屯卫: 黑林堡在 “卫西北五里。又卫东南有河通堡”。
唐垂拱二年(686)分益州置,治所在雒县(今四川广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汉、德阳、绵竹、什邡、金堂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改为德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汉州。南宋端平中废。元中统元年(12
即今安徽五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安淮乡。清末改为安淮集。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上方山象王峰腰。清雍正《畿辅通志》卷21:一斗泉“在房山县上方山东北山坳间,相传华严祖师开山时有龙占此,师叱之避,尽挈其山泉以去,师飞锡击其尾,留泉斗余,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