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义镇
即今江苏昆山市西正仪镇。南朝梁置信义县于此。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48: “今 (昆山)县西二十里有村曰信义,疑此古县地也。土人或讹为镇义。” 元时尝移巴城巡检司于此,名真义。明、清名真义镇。1958年改为正仪。
古镇名。即今江苏省昆山市西正仪镇。明置巴城巡检司于此。
即今江苏昆山市西正仪镇。南朝梁置信义县于此。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48: “今 (昆山)县西二十里有村曰信义,疑此古县地也。土人或讹为镇义。” 元时尝移巴城巡检司于此,名真义。明、清名真义镇。1958年改为正仪。
古镇名。即今江苏省昆山市西正仪镇。明置巴城巡检司于此。
①春秋齐邑,在今山东东阿县南。《左传》:定公九年(前501),“齐侯致禚、媚、杏于卫”,即此。②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禹州市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子朝之师攻瑕及杏, 皆溃”。古邑名。
在今西藏巴青县西北巴青区的夥尔巴青。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 外番》。
北魏置,在今河南新蔡县东北。《资治通鉴》: 南齐建武四年 (497),“豫州刺史裴叔业侵魏楚王戍”。即此。在今安徽省临泉县西。南朝齐建武四年(497年),裴叔业攻北魏楚王戍,为魏将傅永所败,即此。
一作八鲁弯。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帕尔万。
在今福建闽清县东。元置巡司于此,明初废。古镇名。在今福建省闽清县东。元置巡检司于此。明废。
1949年由安阳县城区及近郊析置,属平原省。治所即今河南安阳市。1952年划属河南省。在河南省北部。面积 7413 平方千米(市辖区247平方千米)。人口533.2万(市辖区 1007.6 万)。辖文
子关 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南海兴省快州西北,为海陆要冲。《明史· 张辅传》: 永乐五年(1407),张辅追击黎季犛军,“至胶水县闷海口,还军。筑城咸子关,令都督柳升守之”。是年夏,陈氏故臣简定复叛,七年
一名鸡岩山。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古城东北七十里。《清一统地·大理府》 引明杨慎《游滇记》:“崖出水面, 石磴盘旋, 可三百武,削壁卷阿, 正向点苍, 十九溪峰, 尽在几席。”
即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1949年由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并设置,属内蒙古自治区。盟政府驻海拉尔市。1954年复设呼伦贝尔盟。旧盟名。1947年由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置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绥阳县(今贵州凤冈县西)。贞观元年(627)废。四年复置,移治都上县(今凤冈县东南)。十一年移治绥阳县(今凤冈县北馁阳镇)。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绥阳、湄潭等县地。五代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