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佛镇

石佛镇

①即今河北安国市东南二十二里石佛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祁州图:东南有石佛村。

②北宋置,属眉山县。在今四川眉山县南三十里石佛乡(石佛场)。其东有唐李淳风墓。

③即今甘肃天水市西北石佛乡。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1:“北四十里石佛镇。”


(1)在河北省安国市东部。面积54.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佛,人口 4430。市境五大集市之一。原名山羊村。传明初河水冲来石佛一尊,故改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庞各庄公社。1961年析置石佛公社,1984年复乡,1990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药材。有水泵部件铸造厂。公路通市区。(2)在辽宁省大石桥市西北部。面积37.5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建立,人口 3300。因清末发大水冲出一石佛而得名。1948年属旗口区,1956年属水源公社,1961年析设石佛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置镇。主产稻。有镁砂、粮食加工等厂。大建、营建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阳谷县北部、聊阳沟西侧。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佛。人口 8200。石佛原名幸福集。明末此地发水冲出一块巨石,上刻三座佛像,群众以为吉祥之物,筑庙供之,遂更村名为石佛。镇境1950年为阳谷县八区。1958年阳谷县撤销,石佛划归定水镇区。1971年为石佛公社,1984年建乡,1995年改置镇。羊角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林业主要有杨、柳、刺槐等,盛产苹果、桃等。有造纸、砖瓦、面粉加工等厂。京九铁路、聊商公路经此。(4)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北部。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郑州市化工路。因原驻地石佛村中旧有石佛寺得名。1949年建石佛乡,1976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印染助剂、磨料、机械、化工、卫生洁具、包装等厂。镇境中西部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古迹有汉丞相周勃墓。(5)在四川省乐至县东部。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佛,人口 2520。清道光年间建场。因石佛寺而得名。1949年为石佛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置镇。1992年太极、保安、太来三乡并入。主产棉花、油菜籽、果树、蚕茧、海椒、生猪等。有农机、钳厂、粮食加工、机修、运输、砖瓦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通公路。


猜你喜欢

  • 纳林昆都伦河

    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坤都伦河,为老哈河支流。《清一统志·喀喇沁》:纳林昆都伦河“源出右翼南九十里。东北流会数小水,绕旧大宁之北入老河”。

  • 阿宁部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即今云南安宁市。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1:“蛮云阿宁部。初,东川罗罗阿宁者牵牛过此,牛舐地不去,取土得咸鹾,后掘地为盐池, 因以阿宁名郡,元改为安宁州。”

  • 大水田堡

    明隆庆五年(1571)置,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北金宝乡大水田村。《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金宝堡”条下:“万历初,‘贼’首廖金滥等作乱,围大水田堡。”即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大水田,为瑶、僮聚居

  • 南顿集

    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十四里南顿镇。西汉置南顿县于此。明初废入沈丘县,景泰初设巡司于此。

  • 温秀岭

    即温宿岭。今陕西礼泉县北五凤山。《隋书·地理志》: 醴泉县有温秀岭。

  • 宋家村堡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八十五里宋家庄乡。《清一统志·顺德府二》:宋家村堡“在(邢台)县西北百余里。俱明时大名兵备道防秋处”。

  • 京畿道

    唐开元二十一年 (733) 分关内道南部置,为十五道之一。治所与关内道同在长安县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关中平原。乾元元年(758) 废。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析关内道南部置,治京城

  • 五郡山

    一名治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寰宇记》卷84武连县:“治山一名五郡山。《周地图》云:县南有治山,县人张逸背梁附后魏,与梁将杨乾运于此山下大战,乾运大败,死者千人。恭帝元年,收骸骨并为一墓,死

  • 大同省

    1943年8月日伪改晋北政厅置,治所在大同市(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朔州市及山阴、应县、浑源、灵丘等县以北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

  • 七沟村

    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北党巴乡(当村乡鱼卡通)。以居住于巴楚河岸边的党村、鱼卡通、布须同、易古工、卯溪、扎马、邦喜等七村而名。 《清史稿·土司传》: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七村沟番民聚众劫杀垦夫,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