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岭墟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北石岭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石城县:石岭墟在“县西北五十里”。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北石岭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石城县:石岭墟在“县西北五十里”。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花沟在“卫东北三十五里”。
①西周封国。子姓。始封之君为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春秋时宋、楚争霸,泓之战,宋襄公为楚成王所败,国势大减。战国时君偃自立为王,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
唐改龙县为龙标县,为巫州治。治所即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元和志》卷30龙标县:“因龙标山为名。”天授二年(691)为沅州治。开元十三年(725)复为巫州治。大历五年
一名德圣泉。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80武陵县 “枉水”条下: 武陵溪 “源出武山,流入沅水”。
唐武德元年(618)置,属起州。治所在今河北巨鹿县西南。武德四年(621)废。《方舆纪要》卷15巨鹿县:白起城“在县西南。旧传白起攻赵,尝筑城于此”。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八十五里宋家庄乡。《清一统志·顺德府二》:宋家村堡“在(邢台)县西北百余里。俱明时大名兵备道防秋处”。
十六国后凉都城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市)西门。《晋书·吕纂载记》:吕纂“夜率壮士数百,逾北城,攻广夏门”,即此。
战国齐邑,后入秦。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史记·货殖列传》: “朐、缯以北,俗则齐。”即此。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水经注》引《鲁连子》曰:“朐、剧之人辩者也”,即此。
五代闽龙启元年(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感德场置,属长乐府。治所即今福建宁德市。《福建通纪·地理志》:“取名合宁川、感德二处也。”宋属福州。元改属福宁州。明初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复属福宁州。
元初置,属郿州。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柿林村。至元元年 (1264) 废。古县名。元初置,治今陕西省眉县东。属郿州。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