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牌镇

石牌镇

①北宋置,属怀宁县。即今安徽怀宁县。

②即今江苏昆山市北石牌镇。清光绪《常昭合志稿》卷5:石牌镇“为常熟、昭文、新阳三县交界地,距城约四十里”。


(1)在江苏省昆山市北部,北与常熟市交界。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人口 2300。清初村中三官堂前有牌坊,故名。1950年建乡,属巴城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9年置镇。多河流、湖荡。产稻、小麦、油菜籽。有毛纺、化工、电线电缆、仪器仪表等厂。昆石、石任、石虞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怀宁县西南部、皖河下游西岸。面积61.1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人口2万。因河边有石如牌得名。宋初称石牌石,明置河泊司,清雍正间设巡检司。1951年置石牌镇。1956年改名城关镇。1959年设城关公社。1981年复为石牌镇。1951—1998年曾为县人民政府驻地。产稻、棉花、油菜籽、蔬菜。有食品、机械、纺织、蜂乳、化工、水泵、农机等厂。特产贡面、贡糕。月北公路经此。皖河常年通航小轮。镇东有太平天囯建造的“坚城”遗址。宋初征南唐,曾在此试造渡江浮桥。(3)在福建省大田县西南部。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人口410。以石牌村后有大石形如牌得名。1949年设石牌乡,1958年并入均溪公社。1961年析置小湖公社,1970年改红湖公社,1981年改石牌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置镇。产柑橘、茶叶、李、板栗。矿产有稀有金属、煤等。建有水库和水电站。有冶炼、餐巾纸等厂和煤矿。后茅公路经此。为县交通枢纽之一。(4)在湖北省钟祥市西南部、汉水西岸。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8.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人口 6790。清时附近有一石牌坊,故名。1951年为第六区,1957年为石牌区。1958年设公社,1987年设镇。2001年贺集乡并入。东部属平原湖区。西部属丘陵山区。主产棉花、稻、油料,特产大蒜、五香茶干。有陶器、造纸、机械、建筑、食品加工等厂。当地居民用陶器已有千年历史。有公路通钟祥、荆门市。(5)在湖南省龙山县北部。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洞,人口 2350。镇因洞名。1951年为上母、桂英、石牌、中池、玉和等乡地。1956年置石牌乡,1958年属城郊公社,1961年置石牌公社。1984年复乡,2000年置镇。产稻、玉米、薯类、油菜籽、百合。有制镜、缝纫、加工、酿酒等厂。镇区设有圩场,公路通县城。(6)在广东省普宁市北部偏西、五峰山东麓。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圩,人口 5230。清初朝廷派兵围困农民起义军九军营地(今宅营村),立石牌三块,刻字告示,故名石牌。1958年属里湖公社,1962年析置石牌公社。1984年设区,1986年建镇。西南部为五峰山区,东北部为丘陵区。主产稻、甘薯。水果有柑橘、青梅、青榄等。盛产五峰山名茶。有锡、硫黄等矿。有凉果、机绣、茶叶加工、木器、铁器等厂。安前公路经此。纪念地有红军烈士纪念碑。名胜有汤头温泉。


猜你喜欢

  • 七里谷

    ①又名曹阳墟、七里涧。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庞)季明率方平、赵难军向陕西七里谷”。即此。②在今贵州黄平县东。《方舆纪要》卷121黄平州:七里谷“在州东五

  • 下七山

    今广西岑溪县东北周公顶、沙田一带诸山。《明史·童元镇传》 载:万历年间,“岑溪西北为上、下七山,介苍、藤间,有平田、黎峒、白板、九密等三十七巢。东南为六十三山,有孔亮、陀田、桑园、古榄、鱼修等百余巢,

  • 江东

    ①一名江左。本指今芜湖市、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江东之称始于汉初。《史记·项羽本纪》:“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指此。三国时孙吴建都建邺(今江

  • 东流山

    在今安徽泾县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东流山“在泾县南五十里。约高数百丈。唐末有逸士隐此称东府君,至此号东流山”。在安徽省泾县南。海拔835米。《泾县志》载:“唐末有逸士东流府君隐此,始名东流山。

  • 大桴山

    一作大浮山。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6蕲州“鼓角山”条下:大桴山“在州东北六十里。有九十九湾。实罗州故城之祖山也”。

  • 太平县

    ①北魏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孝昌中废。北齐复置,属长宁郡。北周废。②西魏改永宁县置,属义川郡。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咸宁县。③北周改泰平县置,属平阳郡。治所在今

  • 杨溪公俄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西。明洪武初并入镇远金容金达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东北。属思州宣抚司。后废。

  • 元江县

    1913年改元江直隶州置,后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0年改设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以元江直隶州改置,治今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

  • 洛要县

    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高密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东南五十里。隋初废。

  • 高凉河

    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白坌河。《清一统志·克什克腾》: 高凉河 “在旗 (旧驻地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瑞芝乡) 西南五十里。蒙古名拜查。源出拜查泊,东北流,入潢河 (西拉木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