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马镇

石马镇

①北宋置,属仁寿县。在今四川井研县北。《舆地纪胜》卷150隆州:石马镇“在仁寿县西南六十五里”。

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万岙乡河北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石马镇在“县南五里石马山下。嘉靖三十七年倭贼由此登犯,官军御却之”。

③即今福建龙海市驻地石码镇。《方舆纪要》卷99海澄县:石马镇“在县(治今海澄镇)北十五里,北达郡城之津要,有兵戍守”。


(1)古镇名。在今浙江省乐清市东南河北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由此登陆,明军御却之。(2)今镇名。(1)在江西省永丰县东南部。面积214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马街,人口 3900。唐代建村,旁有一石灰岩溶洞,其状如马,故名。1956年设石马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3年改设镇。2001年北坑乡并入。产稻、甘薯、花生、麻类等,森林资源丰富,并产油茶。有陶器、造纸、农机、竹木加工、薯粉丝加工等厂。阳固山电站设境内。毛边纸生产历史悠久,为土纸集散市场。藤中公路经此。(2)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东南部。面积44.6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石马,人口 5000。因庄南怪石罗列,有一石酷肖马形,故名石马。建国后属黑山区、淄川区所辖,分东石马、西石马两乡。1958年两乡合并成立石马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镇境内四面环山,南部有石马水库。淄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等。有助剂、铁木家具、食用菌等厂。博莱、博临公路纵贯镇境。古迹有赵执信别墅。五阳山悬崖峭壁间,有古石雕老君堂和志公殿。(3)在广东省兴宁市东部、石壁水库上游。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马圩,人口 2140。因境内石马村有一褐色巨石,形似马,故名。建国后设石马区,后并入龙田区。1952年又分设区,1956年设乡,1958年设石马公社。1978年析出洋门公社,1983年复合设石马区,1987年建镇。属宁江谷地东侧的低山丘陵区。山体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主产稻,并产大豆、花生、薯类等。有农机、铸造、综合化工、酿酒、陶瓷、玻璃等厂。镇区为兴、梅两市县间农贸集市。有公路接平松公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陈文友、孙中山总统府顾问何天炯故里。(4)在广东省清新县中偏西南部。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马圩,人口 1540。因圩旁有一小石山,形似马,故名。1949年属清远县第五区,1958年属龙马公社。1959年析置石马公社,1986年建镇。地处大罗山山地丘陵区,四面环山,有石马、河洞两片河谷平原。主产稻、花生、木薯。大坑茶、骆坑笋著名。有制瓷、香粉、铁器、五金、砖瓦、瓷土精选、农机等厂。有公路接107国道。(5)在重庆市大足县东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马跑场,人口 2010。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龙水镇析置马跑乡。1940年石门乡并入,改名石门乡,1958年成立石马公社。1961年析置团结公社。1984年改石马乡,1993年与团结乡合并建石马镇。产稻、小麦、玉米、甘薯。有采煤、五金、机械等厂矿。大铜公路纵贯境内,还有石拾公路。附近有宋代石门山摩崖石刻。(6)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西北端。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马坝,人口 3000。昔以古道旁有石马四匹而名。1950年为石马乡,1960年为石马公社,1983年复为石马乡。1992年东林乡并入置石马镇。有水泥、面粉等厂。绵江平公路经此。(7)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北部。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马,人口 4000。明末兴场时掘出二石,其形状似马,琢饰场头,故名。1950年设石马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又改乡。1992年石马、白山乡合并置石马镇。1994年白山乡析出。省、市白蜡生产基地。产蚕茧、蜡虫、晒烟。有食品加工、酿酒、农机修理等厂。苍巴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丹稜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洪雅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丹棱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2丹棱县:“取多棱川之名。”大业三年(607)属眉山郡。唐武德二年(619)属眉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眉

  • 丰济镇

    金置,属长清县。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古镇名。五代丰齐驿,宋升为镇,称丰济。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金史·地理志》:济南府长清县有丰济镇,即此。

  • 第五桥

    在今陕西长安县 (韦曲镇) 西。唐杜甫《随郑广文游何将军山诗》 曰: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唐杜甫有“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诗句。

  • 外海墟

    即今广东江门市东北外海镇。清道光《新会县志》卷4:“墟市”有外海墟。

  • 苏阳堡

    即苏洋堡。今福建福安市南苏阳。

  • 苗沙山

    在今贵州榕江县西。《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 苗沙山 “在司治西。容江之水出焉。亦曰苗沙洞”。

  • 个旧厅

    清光绪十一年(1885)置,管矿务兼收课税,仍属蒙自县。治所即今云南个旧市。彝语“个”为矿,“旧”为真,意即真大真好的矿。一说彝语“果”为养,“觉”为荞做成的饭食,“个旧”为“果觉”的谐音,意即种荞子

  • 岑仰山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卷33平茶洞长官司:岑仰山“在司治西。巍然拔秀,仰望可爱”。

  • 孝顺洼

    在今河北大城县西。《方舆纪要》卷11大城县:孝顺洼“相传唐太宗征辽,万马所饮而成”。

  • 黄家湾堡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三十里。《元史·伯颜传》: 宋人筑新郢城,“下流黄家湾堡亦设守御之具。堡之西有沟,南通藤湖,至江仅数里。乃遣总管李庭、刘国傑攻黄家湾堡,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