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磁州

磁州

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滏阳县 (今河北磁县)。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永泰元年 (765) 复置。《元和志》卷15磁州: “以县西九十里有慈山,出磁石,因取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武安二市及磁县地。天祐三年 (906) 改名惠州。五代唐复名磁州。元属广平路。明属河南彰德府。清改属广平府,不辖县。1913年改为磁县。


又作慈州。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滏阳县(即今河北磁县)。因州西北有慈石山,出磁石,又为磁石集散地,故名。大业二年(606年)省。唐武德元年(618年)分相州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又省。永泰元年(765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磁县及武安等市县地。天祐三年(906年)改名惠州。五代唐复名磁州。明洪武初省滏阳县入州,辖境相当今磁县、涉县及武安市等地。清不辖县。1913年降为磁县。


猜你喜欢

  • 洭水

    又名湟水、洸水。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含洭县注: “应劭曰:“洭水所出,东北入沅。” 《水经·洭水注》: “洭水又径阳山县南……洭水又径含洭县西……洭水出 (洭浦) 关右合溱

  • 学士泉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清一统志· 广州府》: 学士泉 “在番禺县北七里。明天顺中,学士黄练谪广州,品其水为岭南第一,因名”。泉水贮白磁碗中,醮墨滴入,黑沉而不散。

  • 婆悉海

    即汉代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后汉书· 窦固传》 唐李贤注:“蒲类海今名婆悉海。”见“蒲类海”。

  • 七琴墟

    亦作七擒市。即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四十四里七琴镇。明嘉靖《临江府志》卷3:新淦县市镇有七擒。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新淦县:“芦岭又迤东稍南行十里至七琴。”

  • 幺姑场

    即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孝姑镇。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么姑场在“县南四十里。通宜宾”。

  • 阿巴和加麻札[墓]

    俗称和卓坟。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北十里。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是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阿巴和加的陵墓。后迭经改建、扩建,规模宏大。祠内埋葬着阿巴和加一家五代共七十二人,坟墓层叠环列。墓祠全部用

  • 凌江水

    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之凌江。《舆地纪胜》卷93南雄州: 凌江水 “在城西北百步。湫泺交会,清冷弥漫,为州襟带。耆旧云: 天禧中,凌皓知保昌县,兴水利,农感德不忘,因号凌江水”。《方舆纪要》 卷102南雄

  • 绣墩山

    在今四川巫溪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69大宁县: 绣墩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山形如墩,顶平旁峻,惟一径可通。昔人尝避兵其上”。据光绪 《大宁县志》 卷1载: 县北徐家坝亦有绣墩山,“上有石城曰绣墩城,

  • 硖石县

    一作峡石县。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崤县置,属陕州。治所在硖石坞 (今河南陕县东南五十二里硖石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入陕县。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改崤县置,治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石门,

  • 新汇 (匯) 泽

    在今安徽砀山县南城郊。《方舆纪要》 卷29砀山县: 新汇泽 “以河徙成泽,南北二十里,东西四十里,经冬不竭”。已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