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龙洞阁。今四川广元市北千佛崖处。《方舆胜览》卷66利州:龙门阁“在绵谷县一里。冯铃干田云:其他阁道虽险,然在山腰,亦微有径,可以增置阁道,独惟此阁石壁斗立,虚凿石窍而架木其上,比他处极险”。唐杜甫
隋仁寿二年 (602) 改南广县置,属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寰宇记》 卷79南溪县: “在僰溪之南,因为县名。” 大业三年 (607) 属犍为郡。唐武德元年 (618) 为戎州治。
即今北京市通县南五十里永乐店乡。当凉水河滨。清于此设义仓,并设把总驻此。
明嘉靖四年(1525)置,治所即今福建周宁县(周墩)。后废。古县名。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来犯,东洋乱,宁德知县请建行县于周墩,即治今福建省周宁县。后废。
即勾栏山。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元史·史弼传》:至元三十年(1293),“至东董、西董山、牛崎屿,入混沌大洋橄榄屿,假里马答、勾阑等山”。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二十里陵城乡。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任丘市东北南陵城。初属广阳郡,后改属涿郡。东汉建武二年(26年),封任光为阿陵侯,即此。后废。
一名龙曲集。即今河南太康县北四十八里龙曲乡。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龙渠集,北五十里。”
北宋皇祐元年 (1049) 建。在今河南伊川县西三里白虎山下。寺旁有二程 (程颢、程颐)墓。
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同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宣政元年(578)改名和政县。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同和郡。宣政元年(578年)改为和政县。
即干坝宗。治所即今西藏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