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山
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金顶镇) 北。《方舆纪要》 卷117兰州: 福源山 “在州(今金顶镇) 北十里。延亘而东南,凡五十余里”。
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金顶镇) 北。《方舆纪要》 卷117兰州: 福源山 “在州(今金顶镇) 北十里。延亘而东南,凡五十余里”。
唐贞元十九年(803)置,即今福建同安县。五代王闽永隆元年(后晋天福四年,939)升县,并改名同安。唐贞元十九年(803年)置,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五代闽永隆元年(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县,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部。《水经·谷水注》: “渠水又西历庙、社之间,南注南渠。” 南渠即谷水南径西明门 “门左支渠东派入城者”。
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 修筑,北起上海吴淞炮台湾 (上海市吴淞镇北),南至上海闸北老靶子路 (今上海市北站附近)。长16.1公里。沪宁线建成后,成为沪宁线的支线。旧铁路名。在上海市北部。1876
在今四川米易县境。唐樊绰 《云南志》 卷7: “诺睑川有锡山,出锡。”
西汉置,初属鄣郡,元封二年(前109) 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西晋属宣城郡。东晋宁康初 (373) 改名阳谷县,寻废。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曲靖府》:那多峰“在寻甸州东北。有大石寨。接东川府界。下有龙泉”。
唐贞元十一年(795)置,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云南安抚使,管辖南诏统治境界。五代废。
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的金山寺。本名泽心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为龙游寺。天禧五年(1021)复名金山寺。见“金山寺”。
亦作巴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境。《清一统志·拔达克山》: “乾隆二十四年,逆回波罗泥都、霍集占自叶什勒库勒败后,奔拔达克山,副将军富德率兵追之,遣使往谕素尔坦沙,……杀二酋,以波罗泥都尸身被盗,专函霍
即今辽宁义县西南留龙沟满族镇。民国《义县志》中卷:刘龙沟集“在城西五十里……又名刘聋子沟,住户一百二十三家,商号十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