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墓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十五里三教寺后。《清一统志·石柱厅》: 秦良玉墓 “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秦良玉 (1574或1584—1648),明四川忠州 (今忠县) 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马死,代领其职,所部号白杆兵。天启元年 (1621) 率兵北上御后金 (清)。崇祯三年 (1630) 又入援京师。回蜀后与农民起义军为敌。清顺治五年 (1648) 病死。墓碑上刻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官兵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十五里三教寺后。《清一统志·石柱厅》: 秦良玉墓 “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秦良玉 (1574或1584—1648),明四川忠州 (今忠县) 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马死,代领其职,所部号白杆兵。天启元年 (1621) 率兵北上御后金 (清)。崇祯三年 (1630) 又入援京师。回蜀后与农民起义军为敌。清顺治五年 (1648) 病死。墓碑上刻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官兵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一作栗木关。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八十里栗木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恭城县图:北有栗木街。
①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方舆纪要》卷21临淮县:公路城“在县东。袁术据淮南时所筑”。②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四里。《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地道记》:“有公路城,袁术所筑。”《水经·颍水注》:“颍水又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乳山市西北育黎镇。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西北海滨。属东莱郡。东汉省。
即蒙泉和惠泉的合称。在今湖北荆门市西。《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蒙泉 “在军城西。出于硖石山之麓,即蒙山也。南曰蒙,西北曰惠泉。每昼夜两潮水溢数寸。世传: 南出玉,北出珠。崇宁三年,巨蚌夜游北泉,
即今四川宝兴县北宝兴河,为青衣江上源。《元和志》 卷32卢山县: 浮图水 “一名车卢水,经县西南五里”。《寰宇记》 卷77卢山县: 浮图水“在县五里。从生羌界来,水中有孤崖,状如浮图。出贡金”。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方舆纪要》卷105崖州: 南沟 “在州城 (今崖城镇) 南。城北又有北沟。明正德十四年,知州事陈尧以州城环溪,分流南北,溪外皆民田,乃凿二沟于溪之上流,南沟延袤十五里,北
即今四川合川市南九塘。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巴县:九塘铺“在县西北一百六十七里”。
一名嘉渠口。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注入嘉陵江处。《元史·世祖纪》: 至元九年 (1272)九月,“统军使合刺等兵掠合州及渠江口,获战船五十艘”。即此。
亦作黎轩、犁靬,又名大秦。即罗马帝国。都城在罗马 (今意大利罗马市)。《汉书·西域传》:安息国以 “犁靬眩人献于汉”。
在今陕西商南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54商南县“分水岭”条下:大小岭关“南望荆楚,数百里如在目前”。《清一统志·商州》“小岭关”条下:“又南十里有大岭关,峰峦高峻,可以南望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