窣堵利瑟那
亦作率都沙那、苏都识匿、苏对沙那。又称东曹。隋时为西突厥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乌腊提别龙。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窣堵利瑟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临叶河。……土宜风俗同赭时国。自有王,附突厥。”
亦作率都沙那、苏都识匿、苏对沙那。又称东曹。隋时为西突厥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乌腊提别龙。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窣堵利瑟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临叶河。……土宜风俗同赭时国。自有王,附突厥。”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滩上乡。清咸丰 《邳州志》 卷3: 滩上集在 “运河岸,有汛”。在山西省代县东南部。面积289平方千米。人口9340。镇人民政府驻滩上,人口690。因地处四面环山、多年游积成滩的地面
西魏置,属基州。治所在绿麻县(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沙洋镇)。隋开皇七年(587)废。西魏置,治绿麻县(今湖北荆门市东南)。隋开皇七年(587年)废。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邠州》:陇川堡“四面壁立,溪涧环流。隋大业时,三水县尝治此”。
即今江西寻乌县南南桥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长宁县东南有南桥。光绪 《长宁县志》 卷1: 南桥堡 “距县五十里。东至伯公垇平远界,南至阳和山双桥界,西至石峡黄乡界,北至鹅子湖南厢界,领村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清杨宾《柳边纪略》卷2:“黑而苏站三十里至小孤山,四十里至大孤山。”②又名孤山、海门山。俗称髻山、小姑山。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长江边,与长江南岸彭浪矶相对。苏轼有“
北宋置,属地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大观元年 (1107) 改为归仁县。
明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深沟乡北。《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九盘关“在宁番卫城东一百八十里”。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六十里束馆镇。《清一统志·大名府二》:束馆镇“其地有束皙庙而名。亦名束庙堡”。
在今河南光山县南。《方舆纪要》 卷50光山县 “淮水” 条下: “又有临仙河,在县南二十里。东北流,入于官渡河。”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北岔口村。《清一统志·隰州》 “桑壁镇”条下:“又县北四十里有岔口镇。”在安徽省歙县东部。面积41.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岔口,人口 1240。因处大源、小源两溪汇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