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紫霞洲

紫霞洲

在今福建建瓯市北。《舆地纪胜》 卷129建宁府 《景物下》: 紫霞洲,“ 《建安志》: 堂后为复屋,凿池导北山之泉,作亭临之,号紫霞洲”。《方舆胜览》 卷11 建宁府 《堂榭》: 紫霞洲“在郡圃,取慢亭紫霞褥之义。《旧记》,其水发源于处之龙泉,至乌龙窠口有一涧南注,经月城僧舍穿城而入,至闽无诸祠东折,绝濠达于子城,以灌郡圃”。《清一统志·建宁府》: 紫霞洲 “在建安县治北。宋淳熙间郡守韩元吉辟北园作亭,号紫霞洲,中有玉仙池”。《明通鉴》: 景泰六年 (1455) 六月乙亥,“以宋儒朱子九世孙挺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挺世居福建建安县之紫霞洲,至是命主朱子祀”,即此。


在今福建省建瓯市北。《舆地纪胜》建宁府《景物下》:紫霞洲“《建安志》,堂后凿池导北山之泉,作亭临之,号紫霞洲”。《方舆胜览》建宁府堂榭:紫霞洲“在郡圃。取幔亭紫霞褥之义。旧《记》,其水发源于处之龙泉,至乌龙窠口有一涧南注,经月城僧舍穿城而入,至闽王无诸词东折,绝濠达于子城,以灌郡圃”。《大清一统志》建宁府山川:紫霞洲“在建安县治北。宋淳熙间郡守韩元吉辟北园作亭,号紫霞洲,中有玉仙池”。《明通鉴》:景泰六年(1455年),以宋儒朱子九世孙挺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挺世居福建建安县之紫霞洲,至是命主朱子祀,即此。


猜你喜欢

  • 龙华冈道

    清建,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临江市之道路。《清史稿·地理志》 长白府:“光绪三十四年新辟龙华冈道, 自临江新化街,史家蹚子以下入府西嘉鱼河,到梨沟镇达府治西,长约四百余里,以避江道之险焉。”

  • 毕泓陂

    又名毕宏。在今河北赵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平棘县:“东南二十里有毕泓,皆永徽五年令弓志元开,以畜泄水利。”

  • 北燕州

    北齐置,治所在怀戎县(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辖境相当今河北怀来、涿鹿、昌平等县地。北周改为燕州。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七年(624)复置,贞观八年(634)改为妫州。北齐置,治怀戎县(今河北涿鹿县

  • 青衣铺

    即今四川绵阳市北青义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绵州: 青衣铺 “在州西僻路十里”。

  • 兹水

    亦作滋水。关中八川之一。即今陕西灞河。《汉书·地理志》 京兆尹南陵县: “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显霸功。”古水名。又称滋水。为关中八川之一。即今陕西省渭水支流灞河。春秋秦穆公

  • 钟 (鍾) 陵县

    ①西晋太康初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后废。南朝梁复置,隋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洪州。八年 (625) 又废。②唐宝应元年 (762) 改豫章县置,为洪州治。治所即今江西南

  • 洛京

    ①东汉至北魏,皆都洛阳,故习称洛阳为洛京。《晋书·王导传》: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魏书·任城王澄传》: “驾还洛京,复兼右仆射。”②唐东京洛阳,时人又称洛京。③五代唐都洛阳

  • 龙门关

    ①西魏大统元年(535)置,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六十里龙门山。关下即禹门渡。②北周置,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龙门山下。《元和志》卷12龙门县:龙门关“在县西北二十二里”。关下有禹门渡。③明隆庆中置,属龙安府

  • 辋川

    一作辋谷水。在今陕西蓝田县南。源出南山辋谷,西北流入灞河。《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蓝田县志》: “县南峣山口两峡夹峙,辋川水从此北流入灞。” 唐王维晚年隐居于此,作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诗。

  • 沙角寨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海屿乡驻地沙角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沙角寨“在县西二十五里沙角山下,滨大海, 界于黄华、章奥间”。②在今浙江温岭市东南沙角村。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台州府太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