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
即今浙江舟山市舟山岛。元《大德昌国州志》卷4:“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舟山在“县东北二百里海中。一名观山。在昌国故城南。状如覆舟。嘉靖四十二年降海贼汪直于此”。
即今浙江舟山市舟山岛。元《大德昌国州志》卷4:“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舟山在“县东北二百里海中。一名观山。在昌国故城南。状如覆舟。嘉靖四十二年降海贼汪直于此”。
即五华山。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七十里。《水经·沔水注》:巾水“西径巾城,城下置巾水戍。晋元熙二年,竟陵郡巾戍山,得铜钟七口,言之上府”。
亦作四站。清光绪七年 (1881) 置,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莲花乡。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正南距 (三姓) 城二百五十里四站,即莲花泡站。”
今江西兴国县北长冈乡。1933年冬,毛泽东在此进行农村调查,写下《长冈乡调查报告》。在1934年2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表彰为模范乡,并印发了调查报告,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今浙江萧山市东二十八里洛思峰下。《水经·渐江水注》:“(浙)江之西岸有朱室坞。句践百里之封,西至朱室,谓此也。”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永宁县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开县南二里。《旧唐书·地理志》:盛山县 “以山为名”。义宁二年 (618) 为万州治。唐武德元年 (618) 为开州治,移治今开县。广德元年(
汉为大宛国。 南北朝时为破洛那。 隋、唐时又称拔汗那、 悍、 跋贺那。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 《隋书· 西域传》: 汗国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2) 析盘蛇驿牧厂地置,属锦州府。治所在双台子 (今辽宁盘山县)。辖境相当今辽宁盘山县一带。1913年改为盘山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置,治今辽宁省盘山县。属锦州府。1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七里。《寰宇记》卷59龙冈县:石井冈在“县西北七里。一名龙冈。《水经》云:蓼水出襄国石井冈, 冈上有井,大如车轮,隋《区宇图志》云:光武营军时所凿”。
即今广东惠州市南三栋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22归善县:“四围社约堡,城南五里,……往来大道有镇龙墟、三栋墟汛。”
和硕特西左翼后旗的俗称。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雄曲卡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