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山
又作香城山。在今江西吉安县南。《舆地纪胜》卷31吉州:香城山“在城南。耸秀如锋笔然”。《清一统志·吉安府一》:芗城山“在庐陵县南四十里,周围一百里,接永丰吉水界。亦号三县山,中一峰尤奇秀,胡氏世居其下。宋建炎三年,金兵至庐陵,胡铨自芗城团结丁壮,入城固守,既而事定,复还芗城。芗亦作香”。
又作香城山。在今江西吉安县南。《舆地纪胜》卷31吉州:香城山“在城南。耸秀如锋笔然”。《清一统志·吉安府一》:芗城山“在庐陵县南四十里,周围一百里,接永丰吉水界。亦号三县山,中一峰尤奇秀,胡氏世居其下。宋建炎三年,金兵至庐陵,胡铨自芗城团结丁壮,入城固守,既而事定,复还芗城。芗亦作香”。
唐、五代方镇名。即淄青。治所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见“淄青”。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南杏花镇。清道光 《封川县志》 卷2 “墟市”: 榃花墟 “乡人士以榃俗字改为杏花墟”。
即今新加坡。《清史稿·邦交志二·英吉利》: 光绪三年 (1877),“始于英属地星嘉坡设领事”。
即今山东青岛市西北胶州湾内红岛。清道光《胶州志》总图有“阴岛”。民国《胶澳志》卷2:“阴岛在胶州湾内,岛之东南端距湖岛子约四海里,岛之东北端距女姑口约三海里。北面多盐田,可通陆地,形成半岛。地势平坦,
在今广东省西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是解放战争时期原广东省南路地区(原高雷、钦廉地区) 和原广西省东南、中南地区的游击区。初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在遂溪县西北部、廉江县东南部、化州县南
亦作比耳市。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北比耳乡,与龙山县接界。旧属龙山县。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龙山县图:县西南有比耳塘。
唐置,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唐诗人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诗云: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光绪 《射洪县志》 卷2: 通泉驿,“ 《旧县志》: 在旧通泉县西。昔设
清光绪三十年 (1904) 置,为黑龙江将军治。治所在齐齐哈尔城 (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十四年 (1908) 改为龙江府。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直属黑龙江省。三十
①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四十六里大辛店镇。清道光《蓬莱县志》卷1《市廛》有辛店。②即今甘肃临洮县西北辛店镇。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辛店文化”于1924年首次在此发现。(1)区片名。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十里。北宋元符年间为吐蕃所据,大观二年 (1108) 收复,于此置积石军。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北宋元符年间为唃厮啰政权占领,大观二年(1108年)复归宋,宋置积石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