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花溪

花溪

即今四川洪雅县西南之花溪河,为青衣江支流。《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花溪“在洪雅县西南,出芦山郡界。《旧经》云:葛洪尝隐此溪,南有岩洞,即丹灶之所,有仙人像”。《方舆纪要》卷72洪雅县:花溪在“县西六十里。其上流为雅州之周公水,流入县界,东北流入青衣水”。


在贵州省贵阳市南17千米处。原称花仡佬,20世纪30年代改今名,40年代移贵筑县治于此,始辟为公园。南明河自广顺(今长顺)流入贵阳,其龙山峡至济番桥一段,称花溪河。三次出入于两山峡峙之中,入则幽窅,不知所向;出则平衍,田畴交错。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形成山环水绕、堰塘层叠、河滩十里的绮丽风光。辟公园后,兴建楼台亭榭、步磴飞桥、宾馆别墅,更添景色。园内麟山,碧藓层岩,小径曲折。山半有洞,深入而下行,横穿花溪河床,可谛听流水之声。洞外缘岩建“飞云阁”,凭栏俯瞰,放鹤桥近在咫尺。龟山与麟山相依,居花溪中心。山麓有著名的“坝上桥”,桥下河水奔流,瀑布直泻。承接瀑布的一段河流,长约半里,平波碧绿,岸柳依依,可以泛舟。附近有棋亭。1959年陈毅曾题诗云:“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费推敲。劝君让他先一着,后发制人棋最高。”园内还有碧云窝、放鹤洲等景点。百步桥,系以石磴百具,弯弯曲曲置于河坝上。一步一磴,微露水面。游人经此可鱼贯雁行,望水中倒影,飘飘欲仙。山麓村落点点,居民以布依族为最多。

花溪百步桥


猜你喜欢

  • 金州市

    1949年析金县置,属旅大行署区。治所在金县 (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1950年冬裁入金县 (今金州区)。旧市名。1949年析金县城区置,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1950年撤销,仍并入金县。

  • 贺州

    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临贺县 (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元和志》 卷37贺州:“贺水出州东北界,西流,又注临水,郡对临、贺二水,故取名焉。” 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

  • 思义殿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太和四年 (480) 九月,“乙亥,思义殿成”。太和十六年 (492) 正月 “戊辰,帝临思义殿,策问秀孝”。

  • 射阳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在射水之阳”,故名。东汉属广陵郡。三国时废。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置,东晋义熙九年 (413) 废。1942年

  • 清江渡

    即今四川巴中市东清江镇。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巴中县。

  • 库玛尔屯

    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东南呼玛河口。清末有协领驻此,管理鄂伦春人。库玛尔即呼玛的音变。

  • 五镇

    ①五方之镇山,即五岳。《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注:“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华在豫州,岳在雍州,恒在并州。”疏:“职方九州, 州各有镇山。皆曰:其大者以为一州之镇。……但五州五镇得入

  • 溱溪砦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于废溱州及溱溪县置,属南平军,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坝。后废。

  • 鹿野佛图

    又称鹿野苑石窟群。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西。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1) 建。《魏书·释老传》 载: “高祖践位,显祖移御北苑崇光宫,览习玄籍。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去崇光右十里,岩房禅堂,禅

  • 河道总督

    明永乐九年 (1411) 遣尚书治河,自后常遣侍郎、都御史总督专治河道,非常设治河之官。成化七年 (1471) 始称总督河道,总理河道。正德四年 (1509) 设都御史提督,驻所在济宁州 (今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