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直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在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境。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东兴安岭山脉“其西走一支,当塞尔根南,有息灭之火山,曰乌云和尔冬吉。康熙六十年山忽喷火, 日夜震动,声闻数百里,亘一年始息。其喷出之石片、硫磺,近
又名松林江。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松下江 “在县东南三十里。东通大海,西通福清县。亦曰松下澳。相近者曰大祉、小祉、垅下等澳”。
亦名韦州群牧千户所。明弘治十年(1497)以故韦州置,属宁夏卫。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清为韦州堡。明弘治十年(1497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镇。属宁夏卫。后废。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58引《湘中记》曰:“山本名秦山,其水呜咽如秦川陇水。孙权未建号初,山忽声如雷,因开洞穴,石有文彩,孙权以为瑞。天宝六年敕改为吴望山。山下有岩,名秦岩,长
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灵岩山上。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砚石山 (即灵岩山)“又有响屧廊,或曰鸣屐廊,以楩梓籍其地,西子行则有声,故以名”。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8: 响屧廊 “在灵岩山
1942年析平罗县置,属宁夏省。治所在宝丰 (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以惠农渠为名。1954年迁治黄渠桥 (今平罗县东北黄渠桥镇)。1960年撤销,并入石嘴山市和平罗县。1987年由石嘴山市郊区复置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红水堡)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民乐县和青海祁连县。北魏废。十六国前凉置,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南。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张掖、祁连等市县。北魏废。
即今云南勐腊县城。清雍正七年(1729) 置猛腊土千总,后改为土把总。
在今甘肃金塔县北。《元和志》卷40酒泉县:白亭海“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一名会水, 以众水所会,故曰会水。以北有白亭,故曰白亭海。方俗之间,河北得水便名为河, 塞外有水便名为海”。